周雅芝把行李包丟在地上掩面哭泣道:“他…他沒有羞辱,我…我們是誤會。”
“誤會?你見哪對有情人是因為誤會分手的?一個小小的誤會就能讓你們這樣,那說明你們根本沒有感情,他也並未會珍惜你。”
“媽,我不管,我就要去美國。”周雅芝垂下雙手抬起頭,堅定地說道。
周母側身一讓,“那你走吧。”
“真的?媽你同意了?”
周母冷聲道:“我同不同意有什麼用?你儘管走就是,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你今天出去這門就別回來,我讓你好好在美國陪那負心人吧。”
周雅芝聞言登時絕望至極,嗚嗚大哭不止,良久,她返回臥室把門重重關上。
周母拍拍胸脯輕舒一口氣,撿起地上的行李包轉身走去客廳。
唐舒璇知道這條新聞的時候在巴黎,還是跟香港友人通電話時才得以耳聞。
她當時只是奇怪,那個神神秘秘的小毛孩居然膽子這麼大,敢去擂臺打生打死?生活過得如此窘迫?
轉身她就沒再顧及這事,如今天大地大自己的電影上映第三大,不過她決定聖誕節的時候回洛杉磯順便看看他,估計那小毛孩拍電影虧慘了才會選擇這條絕路。
不過自己也快要被電影上映的事逼瘋了,天地入席之大竟然沒有一家公司想要讓它上映。
何時才能讓這部命運多踹的電影得見天日?這是唐舒璇目前唯一的心病。
香港那邊輿論如潮,美國這邊也不安寧。
針對《屏住呼吸》即將點映的訊息,除了很多影迷有些躁動之外,報紙也開始紛紛發表評論,且多是看衰的言論。
標誌性媒體《綜藝》就首當其衝給予《屏住呼吸》嚴厲的批評:“華人導演的因素尚在其次,這個華人居然還是個拳手,那就無藥可救了,強烈建議各位影迷抵制這部電影,用腳投票。”
其它附和這種言論的報紙不計其數,頓時把《屏住呼吸》這部電影推上了風口浪尖。
洛杉磯聯藝電影發行公司會議室裡,賽勒斯電影公司三人與詹姆斯以及聯藝公司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佈置明日的點映首秀。
會上眾人踴躍發言之後,保羅總結道:“目前電影的聲勢非常好,雖然都是反面言論,但至少引起了影迷的關注,這有多麼的難得你們知道嗎?”
他看看大夥繼續說道:“大家都知道,目前的美國電影市場多廳影院雖已成為主流,但電影的首輪放映只會覆蓋很少一部分,很多電影的發行週期甚至長達兩年時間。所以我們這次一定要抓住機會,將聲勢推到高潮,爭取把廣大的影迷在前三週,注意,是前三週都推進電影院裡去。”
陸致遠聞言點點頭,他記得在美國1975年之前一部電影的營銷費用平均是零,直到1976年《金剛》首次上映便花費了三百萬美元的營銷費用,一步到位覆蓋了1000家影廳,這使得電影放映週期被迅速縮短,電視播映版權價格也隨之抬高。
至於保羅一再強調的前三週,那是因為此時的美國電影放映普遍採用90/10witoorof70%的模式,大意是指以周為單位,用一部影片在一家電影院的總票房收入,減去一開始談定的必要固定開支(如設施、座位數、銀幕數等有關),再乘以90%,就是發行商會得到的提成。
當然,這個數值必須大於總票房收入乘以70%。
一般說來,一部影片從上映到下畫總票房收入理髮行方和電影院之間的分成,
大體上是一半對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