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微觀黑科技> 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立資料模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立資料模型 (1 / 3)

陳涵倒是可以破解腦電波,他可以清楚的把每個腦電波圖形和大腦內神經元細胞結構對應起來。

只是這個資料量實在太大,神經元細胞就有上百億,其中的變化又豈止一千億種。

就算是靠著窮舉法,透過實驗一步一步進行也幾乎辦不到。

最終的結果就是經過無數年的努力,才能把所有結構轉換成腦電波圖,從而讓腦電波訊號準確率提高變得精準。

其中還要用計算機技術人工智慧來計算。

但也有一個稍微簡單一些的辦法,普通人肯定只能透過窮舉法不停實驗獲得這些資訊。

陳涵卻可以透過靈魂結構體來加快破解速度。

因為神經元細胞的所有變化,在靈魂結構體中早已有備份,就算是海馬體記憶體在的記憶儲存資訊,在靈魂結構體中也有相應記錄。

那就可以先找到基本的幾萬種資料,再建立資料模型,然後靠著超算每秒幾百億億次的計算速度,飛快得出腦電波蘊含的資訊。

簡單點說還是整合一個腦電波資料庫,用了這個資料庫,所有的腦波資料,就都能夠精確表達了。

只是這種資料庫的建立,對於陳涵來說也存在著很大的困難。

靈魂結構體他倒是輕易就複製了出來,但其實這就好比在電腦上使用了複製貼上。

一部幾千萬字的,輕鬆就可以複製。

但複製的人能夠知道這部裡的幾千萬字內容嗎?

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陳涵的靈魂結構體內不止幾千萬,甚至有上億文字,這些文字就是對應的腦電波資訊。

如何做到將這些文字都給記錄轉換呢。

這就又涉及到各種演算法和規律了。

畢竟不管是什麼模型或者結構,其最基礎的形狀,其實都是比較簡單的。

咱們學習英文或者中文的時候,也是先認識了20多箇中英文字母或者字根,隨後這些字母組成了無數的單詞。

陳涵的工作就是把這些基礎結構給人工處理了,隨後的龐大資料,只能由軟體進行下去。

還有個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學習教育小孩子的辦法。

小孩學習文字的時候,也就學了幾千個字,這些文字代表不同的意思。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