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殘粉?”袁老對這個新詞有些陌生。
陳涵也沒想到袁老沒聽過這個詞,他想想解釋道:“就是那種為了明星變得和傻瓜一樣的人,十幾年前那會,不是網上都報道過一個新聞嘛,有個女孩子喜歡劉天王,逼著父母快要自殺了,不顧一切的去追星。”
“以現在的情況看,這種人只會越來越多!袁老您要站出來,給這些年輕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呀!大家都是從書本和新聞上了解您,這距離感太強了。”
“其實有很多人都崇拜您,只是和您沒有溝通渠道,而那些明星隨時可以和粉絲們互動.....”
陳涵小嘴巴拉巴拉的說了一大堆。
倒是讓袁老明白陳涵想要表達的具體意思了。
“情況真有這麼嚴重了?”袁老有不敢置信的問。
陳涵不停點頭,可能在袁老那個時代,所有讀書的人都是為了華夏崛起而讀書,但現在情況早就變了。
就是零幾年那會兒,當科學家的不如賣茶葉蛋的言論就很盛行。
現在說當科學家的不如網紅,也並沒有誇張。
網紅一年能掙幾百萬幾千萬,小鮮肉拍一部戲能賺上億。
但科學家能賺多少錢?
只能說大環境變了,人心也變了。
但環境可以改變,人心可以引導。
就需要袁老這樣德高望重的人站出來,才能把風氣引導回正確的軌道上。
明星可以有,以前的時代也有老藝術家明星。
但卻要有一個正向的迴圈,不能讓明星把粉絲們越帶越壞。
近些年有個明星因為吸du被封殺,現在粉絲們全在嚷嚷著給哥哥一個機會,希望上面能改變態度。
可是這些粉絲從來沒有想過那些為了禁du犧牲的人。
在陳涵的勸說下,袁老終於答應嘗試開通鬥音。
不過因為他自己精力有限的關係,陳涵貼心的準備給袁老配一個媒體助理。
專門負責拍攝袁老,負責袁老和粉絲的溝通,給袁老和粉絲之間搭建起一條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