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科研計劃已經出現在陳涵的腦海目標欄裡了,最近除了培育微生物外,陳涵也惡補了一些植物基因方面的知識。
在記憶力幾乎過目不忘的情況下,學什麼都會比較快。
陳涵的勤奮好學讓袁老好感大增。
提議道:“要不你來我這裡讀個博士?現在你是微生物方面的博士,再讀個農學博士也不錯,年輕人就要多學點東西才好觸類旁通,你說的牧草問題,可以當做農學博士的研究課題嘛。”
陳涵雖然可以在精神海捕撈知識,但這個隨機性非常大,消耗靈魂之力也不一定能捕撈出研究成果。
可是要是有個老師帶領,比如袁老。
他提供的靈魂之力中,說不定就很容易捕撈出厲害的植物方面的技術。
陳涵點頭答應下來,表示等忙完這段時間會跟著袁老學習,爭取研究出適應沙漠和鹽鹼地的牧草,或者其他農業技術。
看到袁老欣慰的點頭,陳涵趕緊說出本來的目的。
他可是為了把袁老拉到鬥音才主動跑來搭訕的,當然聊天聊出個博士課題,陳涵也挺高興。
“袁老,我不是還搞了一攤子事業嘛,這個軟體....你看看,現在使用者已經好幾千萬了,預計幾天後可能有數億使用者,您平時做研究很少在公眾露面,但是大家都很希望多瞭解您一些......。”陳涵開始勸說袁老開通鬥音。
袁老開通鬥音對啟迪普通人的科學興趣可是有積極作用的。
“我都不用智慧手機,你看我現在還用的以前的老款手機呢,這個太麻煩了。”袁老有些遲疑的說。
其實智慧手機現在越來越方便袁老也很清楚,只不過他平時壓根用不到。
手機就是用來打電話的,要那麼多功能幹什麼。
平時袁老的生活也比較單一。
除了在實驗室研究,就是到實驗田裡研究。
正是因為這樣專注的心態,才能取得這麼重大的研究成果。
陳涵可不是那麼容易放棄的人,他趕緊勸說道:“袁老,我開發的這個軟體,就是看現在的輿論環境特別差,比如說那個微博吧,上面太多明星八卦了,這導致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追星,而且他們追星的還不是您這樣的科學家,而是演電視電影的小鮮肉。”
“這樣發展下去,說不定會誕生很多腦殘粉!”
想起前世哪些腦殘粉的行為,陳涵就很不甘心。
要是這些腦殘粉,粉的都是科學家,他們的夢想不是成為網紅,而是成為袁老這樣的人,那華國怎麼可能不崛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