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還發現這篇論文出現的位置很特別,這麼重大的研究成果,起碼可以得到封面刊登的待遇,如今卻出現在一個小角落。
這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
但麥克卡爾還是沒有完全下定論,他還聯絡了自己的其他好友。
一些好友是頂級期刊的審稿人,在朋友的幫助下,麥克卡爾又收穫了一篇英文論文,內容比中文論文還要詳細,可是整個意思卻有些魔幻。
華國有名本科生,宣稱自己發現了一種新的化合物,可以專用與神經細胞吸收,達到提高記憶力反應力的效果。
“麥克,這篇論文字來投到了我們柳葉刀期刊,但因為資料不詳,我們的審稿人給出意見,讓他們做出進一步解釋,最好提供那種化合物,可是被論文作者拒絕了。”麥克卡爾的朋友如此說道。
從多方得到的訊息,再加上他覺得自己是個華夏通,自認為看穿了一切,這讓麥克卡爾心中有底了,很快便把自己的猜測告訴了自己的好友愛德華。
“親愛的愛德華,這篇新聞說的應該是真的,難以置信華國的學術界竟然如此黑暗,這種論文在我們國家根本不可能刊登!而且我發現這個論文的通訊作者還是他們那邊的一個官員型學者.....”
愛德華聽的內心激動不已,總算又讓他抓到一個國外落後的案例。
“OK,OK,我的老朋友,我知道該怎麼做了,這很容易理解對嗎?他們可是布林仕克啊,沒有自由民主的土壤,民眾沒有監督權,自然會誕生這種黑暗的事!我們要做的就是幫他們揭露這些事,讓自由民主的光輝照耀那片土地!”愛德華笑道。
麥克卡爾掛掉電話,心中還有些感慨。
一種文化優越帶來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為什麼大部分科技都是由我們西方國家的科學家發明,基礎知識也是我們西方國家研究!
就是因為我們民主自由啊。
牛大的課也耽擱了十幾分鍾,麥克卡爾還是準備去教室一趟,分享今天自己的收穫。
他把陳涵的論文英文版列印了一份,其實這份論文是孟院士轉發到《柳葉刀》的版本,本來還打算給《柳葉刀》提供研究樣品。
但因為陳涵太天才,竟然這麼快研究出體外批次繁殖技術,導致他不敢提前把樣品送出國。
現在卻是被麥克卡爾利用,打算拿去給自己學生上一堂論文解析以及文化差異課。
牛大課堂上,麥克卡爾先是和學生道歉,然後說明自己耽擱的原因。
在幾個學生的幫助下,陳涵的論文列印版,落到了每個學生手中。
“這樣的論文現在登上了華國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你們覺得看懂這篇論文了嗎?”麥克卡爾輕鬆的笑道。
“哈哈哈,我可以寫100篇這樣的論文,什麼資料都沒有,全部是主觀猜測,這是什麼狗屎論文!”有學生哈哈大笑著嘲諷道。
麥克卡爾滿意的點點頭說:“是的,這樣的論文不可能刊登在我們國家的期刊上,但卻可以刊登在xxxx上,今天我就講講學術腐敗的問題。”
有的學生正在拍攝影片,準備將這個影片發在喲土逼上。
畢竟這似乎是個很有意思的笑話。
愛德華也精心炮製了一篇新聞,準備讓BBV國際版發表,讓華國丟臉丟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