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輿論情況自然也會被國外關注,如果是正面新聞,國外估計不會在意。
但有公知參與的負面新聞,那就可以讓國外的媒體人集體高潮了。
很多公知就是被國外媒體資助的,像是這麼有價值的新聞,外國媒體自然不會放過。
日不落國,BBV新聞集團,對華新聞編輯部就接到了爆料人的投稿。
新聞主編愛德華已經看完事件描述,將由他來決定怎麼報道這篇新聞。
看完整個情報後,愛德華有些疑惑。
因為這次的新聞爆料非常勁爆。
竟然是華國排名前列的期刊出現醜聞!
而且還是一戳就破的論文,這種論文怎麼可能登上這樣的期刊,愛德華換位思考了一下,就好像是自己國家的《柳葉刀》期刊,有人刊登發表宣稱自己找到了增加智慧生物記憶力的東西。
他畢竟不是專業人士,好在身為BBV的主編,他認識很多高階知識分子,找一個生物學方面的專家並不困難。
於是愛德華一個電話打給了牛津生物學方面的教授,麥克卡爾。
這位教授可是曾經被諾貝爾生物獎提名的學閥大人物,而且還是對華國文化比較瞭解的華夏通。
愛德華很多時候弄不明白華國的一些新聞情報,都會請教麥克卡爾,兩人是老朋友了。
麥克卡爾正在辦公室休息,十幾分鍾後,就要給牛大的學生上課。
“我親愛的麥克,你快幫我驗證一下這篇華國來的情報是否準確,是否有其他我忽略的資訊?”愛德華求助道。
“詳細說說怎麼回事,我只有10分鐘時間!”麥克卡爾皺眉回道。
愛德華趕緊把收到的訊息都說了一遍,並沒有帶有主觀情緒,畢竟這是第一手資訊,只有從他們這裡傳遞出去的新聞,才是帶有BBV主觀情緒的資訊。
“大概情況就是這樣,我的許多華國好友告訴我們他們那邊的頂級期刊似乎收了賄賂,刊發了一篇很離譜的論文,這篇論文的作者是為了自己的產品打廣告,他並沒有這方面的知識積累。”愛德華快速的說了一遍。
麥克卡爾是個嚴謹的人,並沒有第一時間下定論,而是詢問了論文的名字期刊的名字,他要查詢一下大概看看論文寫的什麼。
如果他覺得論文離譜,那就沒什麼好說的,華國的頂級期刊也被腐蝕了。
要是論文很有想法,並且真的可以實現的話,那BBV還是不要參與的好。
現在全球互聯,想要查詢一篇論文非常容易。
日不落國也有和華國類似的知網網站,不過他們的網站收費非常昂貴,但麥克卡爾並不需要繳費,因為所有費用都會由牛大買單,每年牛大花在期刊上的訂閱費,還有交給網站的會員費高達數百萬美刀,他們是按照5年一次繳費的。
連上內網,麥克卡爾便看到了那篇論文。
可惜是中文論文,這多花了麥克卡爾幾分鐘的時間。
他早年在華國任教過,對於漢字也有一些研究,很快就看懂了這篇論文在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