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只有引入投資機構,人才資源各方面,才會得到他們的幫助。
陳涵就算拿出100億,自己一個人玩,最後恐怕也不容易發展起來,因為那時候會發現,海豚科技是在和整個世界對抗。
也唯有融入他們,才會得到無限支援。
陳涵的核心是在實驗室,要是研發出抗癌藥、長生藥、海水進化植物、沙漠治理植物隨便哪一種,都是萬億市場。
網際網路公司真做成了,也就幾千億盤子,根本沒法比。
想通一切後,陳涵笑著說:“短影片公司可以購買陸哥你手上的專利,不需要授權這麼麻煩,海豚控股我百分之百控股,旗下不管是超市、短影片、直播、共享單車什麼的,都可以釋放股份,尋找更多合作者。”
陸齊聞言頓時雙目放光,他掌握的資源非常多。
可以說隨便聯絡一下,就有頂級機構上門求合作。
要收購什麼公司,馬上有一群人專注為他服務。
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分享。
如果不分享利益,那別人幫忙也沒那麼用心,而且還要自己花大價錢。
陳涵也做出了一些限制,他從抽屜拿出紙筆,一邊說一邊寫道:“每個公司釋放的股份有個大小排行,最多釋放65%左右,有一些企業海豚控股可以只佔33%以上股份。”
紙上依次寫上了共享單車、錦鯉直播、錦鯉超市、區塊鏈、短影片、飲料公司、狗糧、老年痴呆藥物……。
33%是個比較關鍵的數字,恰好3分之1,像是共享單車,明知道是賠錢貨,陳涵也樂的讓其他人參與。
直播平臺也不怎麼賺錢,鬥音的直播和直播平臺的直播,肯定要用協議分開。
客戶端都要區分,只能說以後錦鯉直播的主播在短影片平臺開通賬戶,可以兩個平臺同時直播。
只有這樣,才不影響直播平臺上市。
也不會太損害陳涵短影片的利益。
網際網路公司之外的實體企業,如飲料、藥物陳涵也不會吃獨食。
唯有實驗室他會完全掌握,在陳涵的構想裡,所有從實驗室走出去的產品商業應用,都是專利授權和產品授權的方式。
工廠最多算是代工廠,這種公司分享利益自己還是佔大頭。
仔細算下來,陳涵100%控股的其實就兩個公司,一個海豚控股,這個公司像是八爪魚,橫跨實業和網際網路,是骨架肉體。
另一個是海豚生物實驗室,以後可能有海豚物理實驗室。
實驗室的專利,就像是血液,將流淌在各個下屬授權公司的血液裡,吸取他們的營養,帶走最肥的那塊肉。
這也就是陳涵利用先知優勢,加上自己微觀干涉異能,設計的頂層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