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紅樓之寧榮在世> 第四十五章 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五章 鹽 (2 / 2)

上方的崔永安壓了壓手道:“想必豬已經心急了,那我便要說說這規矩,我產鹽司掌握著天下人業的生產權,你們只管售賣,但是必須遵守我們鹽部給你們定的銷售價格,日後也會下發相應鹽業的規章制度,若有違背,立刻取消其代理資格,當然,我們各地的巡鹽衙門也會保障你們在這一省的獨家售賣權,如此這般,那咱們撲賣開始”。

這時就有鹽部的小吏主持撲賣,道:“北直隸鹽業售賣權拍賣開始,低價八十萬兩”,這時就有北直隸的鹽商世家紛紛叫價,直到最後的價格喊到365萬兩時才停下,這時鹽部取了前兩位365萬兩和360萬兩的陸家和餘家,“北直隸鹽價售賣權由陸家和餘家得”小吏高聲喊道。

殿內的眾朝臣都驚訝了,既為這些鹽商富可敵國感到可恨,因為一個區區的北直隸竟然達到360多萬兩感到震驚,更有朝臣想到,這只是一個區區北直隸啊,雖然朝廷沒有說是多少年的售賣權,想來朝廷也不會讓一家在這個位置上坐太久,哪個鹽商家裡沒有一些違法亂紀的糟心事?那豈不是,朝廷許了一個空頭承諾,什麼時候覺得這家鹽商不順眼了就殺雞取卵,到時候再將這售賣權賣給其他家,這真真是兩頭賺錢,中間抽利的好買賣,想到這裡,多數人只能說一句好手段。

之後山東、河南、浙江、兩廣、江南,四川,雲貴等地的叫價也是超乎了朝廷眾人的想象,最後兩京十三省除去蒙古西藏,新疆,關東等邊關地區,單單內地這些省份就賣出了三千九百八十八萬兩的高價,想想朝廷在元熙年間全年稅收最高時也才一億三千五百多萬兩,只是後期元熙帝七下江南,疏於朝政,朝廷稅收才縮水到九千多萬兩,即便是雍和帝登基這幾年間勤勉政務,那全年稅收也再難攀到一億多萬兩了。

如今即便將朝廷的鹽業全部假託商人之手販賣,每年朝廷也可以從鹽部的產鹽司拿到分成,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當今皇帝的改革魄力,以及林如海這財相的實至名歸。

雍和帝坐在龍椅之上,聽著鹽部的承保,近四千萬兩的價格,頓時開懷大笑,有了這些錢,自己的好多改革都可以付諸實施了,有同樣想法的就說那個首輔陳直了,陳直也同樣想到這林如海主政財務,如今這一仗已經朝廷打了個大翻身,然後還要看自己在農稅,商稅,吏治,官紳一體納糧的改革成效啊。

雍和帝說道:“今日就到這吧,後續事情鹽部辦清楚就是,散朝,內閣諸學士養心殿聽政”,“是,恭送陛下”眾朝臣齊齊拜倒。

養心殿內

雍和帝看到內閣諸位大學士走進來後,從書桌後繞前來,在林如海面前躬了半身,林如海更是側過身子避開此禮,跪地道:“陛下怎可以君拜臣,臣有罪”,雍和帝扶起林如海道:“林愛卿言重了,林愛卿也受的,如今改革伊始,金錢不可或缺,否則寸步難行,天下熙熙皆為利往的道理朕還是懂的,如今有了這筆錢改革就可以有個好的開始了,陳師覺得如何”

站在一旁的帝師兼任內閣首輔陳直松正公道:“陛下所言不虛,如今有了這筆錢這改革更是如虎添翼,如海不愧財相之稱啊”,林如海忙忙擺手說道:“又些想法還是臣那弟子的主意,再就是如今雖看似鹽業售賣大獲成功,但肯定還有一些地方勢力阻撓,臣想著過幾日出京巡視這天下鹽商,鹽部目前已經走上正軌,就先交由崔侍郎打理吧”

雍和帝和陳直對視了一眼,雍和帝道:“可,朕準了”,內閣眾人又和皇帝聊了一會改革之事,都紛紛告退了。

這一日京城沸騰,皆因鹽部鹽業售賣權的大獲成功而滿城風雨,林如海出了皇城就看見賈家的馬車等在哪裡,果然就見賈薔跳下馬車來到林如海身邊道:“學生恭喜先生,拿的了這改革的頭功”,林如海則道:“走吧,為師忙了一天了,先上馬車再說”

賈薔扶著林如海上了馬車,林如海道:“我向皇上請了命三日後巡視天下鹽商,你隨我一同去吧,也算曆練了”,賈薔想了一會道:“先生是害怕風頭蓋過首輔大人想借機出京避避風頭,那師母怎麼辦,師母如今已經有孕了”

林如海靠在車窗上道:“旅途勞累,且一路怕有不平,留京吧”,馬車一路晃晃悠悠地將林如海送到林府,賈薔又自己回到寧府。

等回到寧國府,賈薔就派人把賈琮叫來,說道:“今日鹽部拍賣售賣權得銀近四千萬兩,師父要出京避風頭,我要三日後陪著一同出京”。

賈琮道:“原本我也是要這幾日出京,巡視粵海水師,想著你在家中可以照看各種產業和修宅子的事,算了我就再多留幾月,等你回來再說吧”

賈薔也皺起了眉道:“這樣吧,明日二老爺要和賈璉賈環去金陵,後日我就和先生出發了,我明日叫來賈芸,你把你那裡的事也一起交給他吧,讓他先料理幾個月不成事,至多三日後你就可以離京了,咱們的事耽擱不得”,賈琮聽了思索了一會點了點頭道:“你也去給五王爺打聲招呼,讓看著點,別咱們人剛一出京城,咱們的那些產業就被人給惦記上了”

賈薔應了下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