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政可以說是古代稅收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王朝的興替盛衰可以說是成亦鹽也,敗亦鹽也。
這一晚好多鹽商聚集在一起,探討起來朝廷對於鹽政的變化,有閱歷豐富者早已明瞭今晚賈薔的用意,不過是告訴他們這鹽政的變化最終還是要經過撲賣的方式而已。
到第二日,鹽部就貼出告示,說是今日要帶眾鹽商去參觀在津地附近的鹽田,說是有新的製鹽工藝,一時間凡在京師的鹽商都齊齊讓家中下人架著馬車往津地出發,更是在城門口領到了一份名家惠民鹽場的地圖。
京師最怕有熱鬧事瞧,那些平頭老百姓一聽京城的鹽商都去看鹽場了,就都跟著去了,一路上可以說是人聲鼎沸,聲勢浩大,反正津地距離京師也就駕車一天路程,那些無所事事的富家紈絝子弟,更是呼朋喚友,一路上凡是知道的不知道的都以為有大熱鬧看,就這樣跟著人流和馬車浩浩蕩蕩的往津而去。
等到了地方,惠民鹽場也沒有禁止平民入內參觀,反正大傢伙一入內就是一片白茫茫的大雪世界,若不是人們都穿著春衫,還真以為進了冬季一樣。
那些鹽商看著這些小山堆一樣的鹽更是傻眼,眾人都紛紛疑惑,這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鹽山,怎麼都不可能是短短三年的產量?這得要耗費多少木柴,而那些平頭老百姓看見這一望無盡的鹽山,上了年紀的老人覺得盛世將近了,他們這些窮苦的平頭,老百姓什麼時候吃過這樣白花花的上等精鹽,而且還這麼多,忍不住用手指蘸了一下,舔了舔,舌頭傳來了一陣鹹味,但心頭更是一股暖流。這便是一個時代最底層勞動者的悲哀。
而那些鹽商,隨著往鹽場內部深入,大家也看清楚了製鹽的一些工序,就看見那一片一片的鹽田,盛滿了,白花花的鹽粒,更有精明者,此刻就開始了算計,就在這短短的一刻鐘這一片鹽田就不知產了多少鬥鹽了,再看看這周邊一望無際的鹽田,自己都數不過來,這鹽田單單一天的產量怕是已經趕上自己一年了。
這時就有一個身著朱袍的官員上前來說道:“本官鹽部尚書林如海,這位是鹽部左侍郎崔永安,今日邀請各位鹽商前來,就是要你們親眼看看這新工藝製出來的鹽了,想不諸位這一路過來,不論是觀品相,嘗鹽味,大家都是行家裡手了,想來比林某在行,如此這般想必諸位會對日後我鹽部主持的鹽業改政更有信心吧”。
眾人躬身齊齊拜見林如海和崔永安,這兩位可是管著他們飯碗甚至一家老小性命的朝廷巨擘。
這時鹽商隊伍中的揚州楊家家主楊疏道:“拜見林相,林相在揚州時,我與林相也是舊識,知道林相為人,小的想問這鹽田產量幾何,售價幾何”,這一問就問到點子上了,除了那些鹽商希望價高點之外,就是那些老百姓也是期盼鹽價低點,林如海卻道:“這鹽場一處一個月的產量就可以和你們揚州八家一年持平了,至於這價格,朝廷和鹽部想著走薄利多銷的路子”
說著拿出一袋用油紙包好的鹽,剛剛好半斤送到眾人面前,道:“這半斤鹽售價若放在產鹽地附近就十文,若是遠一些省份也最多不過二十文”,此話一出老百姓一處一陣歡呼,鹽商這一處則是一個個愁眉苦臉,林如海道:“這價朝廷是試驗過的了,哪怕是從此處鹽場運到陝甘二十文也能賺一文”。
這是就有鹽商出來說道:“林相就不怕這價格壓的太狠了,天下鹽商覺得無利可圖再無人販鹽嗎?”,林如海道:“不會,因為朝廷要廢黜鹽稅”,此話一出鹽商炸鍋一般,有些心思玲瓏剔透的,就想到若自己回家販賣私鹽,沒有這鹽稅的抽成,自己豈不是要賺到盆滿鈽滿?到那時還管他什麼朝廷那半袋十文的鹽價呢。
由此想法者十有八九,但都是縱橫商場的老狐狸,只是面帶笑容的答應林如海,心中怎辦想法無人得知。
這一日,京師城中所有商人都準備好自身行頭,要趕到辰時初進入皇宮,這將是多少人一生可以炫耀的資本,自古以來士農工商,商為末業,如今他們這些商人也可以和朝臣士子一般從那大華門而入,在哪太和殿廣場前面見聖顏,又有多少人這一夜徹夜難眠。
早晨,辰時初刻,朝陽剛剛照進太和殿時,百官和殿外的鹽商一起齊呼萬歲,等眾人朝拜後,雍和帝就像眾人說了今日鹽商之事,起先就有幾位老腐儒站出來反對商人為下賤末業之人,怎可入皇城,豈不是讓皇室顏面掃地。
雍和帝似是今日心情不錯,坐在高位之上,呵呵笑道:“眾位愛卿常說朕為天下萬民之君父,今日讓些商人入皇城,不過是為父請親子而已”,此話一出,就有朝臣站出來說道:“陛下聖命仁君,是天下萬民之福”
雍和帝笑了笑道:“林愛卿開始吧”,林如海躬身後道:“是”,就徑直出了大殿,大殿前方站著一二十人,皆是鹽部下屬,林如海走到鹽部左侍郎崔永安身邊道:“按照之前擬訂的章程開始吧”,“是”崔永安答道。這崔永安原是兩淮巡鹽御史,後成立鹽部,就被調任至鹽部左侍郎。
崔永安面向階下眾人道:“雍和三年時,林尚書任揚州巡鹽御史,創造出一種新的製鹽技藝,這三年了不斷試驗改進,終見起色,昨日已經領著諸位去津地的惠民鹽場看過了,想必大家對新法制鹽心中也有個章程了,那麼我就說一說今日這鹽政是個怎麼章程吧”
崔永安頓了頓繼續說道:“其一在鹽部下設一產鹽司,下管如今天下四十八處鹽場,等於說產鹽司一年產出就是這四十八處鹽場的一年產量收益了,再者往後朝廷也會繼續開闢鹽場,這四十八處鹽場都以新法制鹽,產鹽司分100股,如今拿出兩成20股撲賣,價高者得”,“其二就是銷售權撲賣,每省只有兩家作為我鹽部在此省的代表,獨家售賣”。
最後一句話就代表著鹽部只承認一省兩家,若有人販賣私鹽鹽部也會打擊,這就是一省獨大啊,曲曲兩家怎能吞下一省的鹽市,就看揚州八家就在臨近的蘇南,浙北,贛北數地比較活躍,所有人這是都睜大了眼睛,心中想到一定要拿下這一省的代理,更有精明者私下聯絡數家一起合力競爭這一省的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