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緣寺就在府城之內,在城南的襄平坊坊市中心,鬧中取靜,位置極妙。
寺門牌樓就正對著著街口,一條街的商鋪多是賣香燭的居多。
今日大廟會,那是全城的百姓都要來湊這個熱鬧的,賣小攤吃食的天不亮就來佔了位置。
不過辰時,這條街上就已經是人滿為患,往這邊來的人依舊絡繹不絕。
馬車到了坊市口,就擁堵起來,半寸半行,費了不少功夫,才順著人流擠到了德法寺山門下。
早就得了招呼的知客僧帶著僧人們來開路,將畢氏一行迎進寺廟裡去,免得同百姓們擁擠。
在既定的小院禪房裡歇了片刻,畢氏就帶著許三花到前面去拜菩薩。
她先拜了藥王菩薩,又拉著許三花去拜了慈眉善目的送子觀音,捐了不少香油錢。
見廟中人多,拜完菩薩就帶著許三花回禪房去了,她不愛外頭那些熱鬧,打算聽大師念念經。
許三花可不愛聽和尚講經,便道:“母親,我出去逛逛熱鬧,待會就回來同你一起用齋席。”
畢氏曉得她的性子,笑了笑,讓她自去,注意安全,又讓伺候的人跟緊了,免得受了衝撞。
人多容易走散,不好跟,出了院,許三花就只讓春華跟著就是,並不要其他人同行。
這個點正是大家都往廟裡來燒香拜佛的時候,往外去的人幾乎沒有,許三花帶著春華避著往裡頭來的人群,很快出了寺,匯入外頭的熱鬧去。
廟門外,小販吆喝,人來人往,還有各種雜耍,扁擔戲,踩高蹺,等等等等,熱鬧非凡。
人頭攢動的,根本分不清誰是誰,一眼望去,就只看得見一顆一顆的腦袋。
春華也會武功,許三花並不擔心,只叮囑她跟緊了她。
這種熱鬧她難得碰到,當下就鑽進了人群裡,這裡看看,那裡看看,左手一串糖葫蘆,右手一個豆麵糕,邊吃著便看著雜耍,好不快活。
有幾個身影有目的的從幾個方向逐漸靠近,顯然是滑不溜秋的老手,在人群中擠來擠去的,猶如魚兒入水,得心應手得很。
很快,幾人就匯聚在了一起,看著一身鴉青色霧面鑲毛領大氅的年輕婦人,互相打了手勢,一人拿出帕子,飛快上前。
人群都忙著看熱鬧,擠進來看熱鬧的人也是一波又一波,根本沒人注意又進來幾個人,或者又離開了幾個人。
那人做慣了這事的,手帕一上,迅速將人給摟住,另一個人上前扶著另一邊,兩人裝作攙扶著,就將人給迅速帶走了,朝一方擠了出去。
人來人往,便是有人看見,也不當回事,就是發現有異常,這麼多人,喊出來也沒幾個人聽得到,便乾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因此,幾人打著掩護的,順利擠出了街口,徑直鑽進了一側的巷子裡去。
七拐八繞的,很快就鑽出了幾條巷子,到了隔壁的一條街,鑽上了停在巷口的馬車上去。
馬車接到人,飛快駕著駛離了原地。
這條街沒什麼人,也並不擁擠,馬車跑起來飛快,不一會兒就消失在了街口。
一刻鐘後,馬車停到了城南的一處荒僻的宅子前。
這裡靠著青河的尾巴,一片都是青河幫的地盤,正好是曹文山管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