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山草燉雞,屬實是道耗神的功夫菜,李師傅做完裝盤的最後一步,腦門止不住的大汗淋漓,臉上要不是小徒弟一直拿毛巾擦著,估計都能洗把臉了。
李師傅氣喘如牛,拿起泡著枸杞,都看不見水的保溫杯猛灌幾大口,像是極舒坦一般,大出一口氣,而拿著湯勺的手卻也更加的抖了起來。
看來和上了年紀的何師傅一樣,歲月不饒人,再下去裡面恐怕真要讓位給有能力的人了。
自己煞費苦心的做這一道功夫菜,也是抱著必勝汪師的決心來的,自己是老派的保守派,主張以老祖宗傳下來的燒菜方式,方為上品,菜餚為老式,老味道,穩紮穩打,勤勤懇懇的做了幾十年,手法和菜餚力求和傳統不換味。
首先上來的是汪師“金縷玉衣”,空氣中那股香味更濃了一些,真的有種香味的極致之感。
老闆夾起一個老虎蝦放入口中,立刻不由自主的閉上眼睛。
好鮮!
首先嚐到的是新鮮老虎蝦帶殼足汽蒸熟的彈牙口感,老虎蝦獨有的海味充斥整個口腔,因為蒸汽夠足,鮮味一點沒有跑掉,海鮮獨有的鮮味充斥著整個口腔,蝦肉更是軟嫩彈牙,但其蝦鮮味雖盛,卻沒有山珍那種脂肪的香,但三成油溫浸過的雞蛋絲油香與蛋香立馬充斥整個口腔,雞蛋特有的軟嫩加上菜籽油炸過而產生的香味,味道格外香膩。
汪師壓軸拿出的香油雖沒有任何味道,但濃厚的香氣像是有如實質一般,其香味在口腔讓人忍不住食慾大開。
切的極薄的豆腐片不僅僅是裝飾作用,不僅在口感上使其蝦和蛋絲讓人覺得更嫩更彈,更是在蝦和蛋絲之間起到了中和油膩和清淡的作用,實在是讓人覺得吃了一口就再也停不下來。
“不對,這香乾的口感!”
老闆驚訝的發現,豆乾吃到最後都沒有一絲豆腥味,在口感上越來越覺得像是某種肉類,全然不像是平日吃的那種硬豆乾。
“是的,這不是豆子製作的豆乾,而是純雞蛋白製作的雞蛋幹。”見老闆有些驚訝,汪師便說明了緣由。
老闆恍然大悟,雞蛋製成的雞蛋幹不僅有豆乾的軟,嫩,更最佳化了豆乾的渣感,沒想到汪師用了這雞蛋幹,就能將蝦仁與雞蛋絲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超出了自己的預期。
老闆左邊的廚子此時才從這道菜的口感中回過神來,剛想再夾一塊再仔細回味一下,沒想到面前五隻老虎蝦已經沒了。
五隻老虎蝦,三個人!就自己沒吃到第二隻!
確實,在比拼中,要看色、香、味、形、意。單從至鮮至香來說,汪師做的“金縷玉衣”確實不如李師傅,但從整體上角度來說,汪師竟好像要比何師傅強。
這就看作為主導者的老闆如何對比這兩道菜打綜合分了。
老闆與兩個廚子細細討論一番,最後決定,這次從三個形、香、味,主要評判標準打分,而不是繁多的多個標準,這樣對汪師更有利一些。
此時已經到了上午接近十點,室外面太陽最毒辣的時候,給悶熱的廚房也拔高了溫度,悶的前來廚房觀看的眾人有些煩躁,嗡嗡議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