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那兒一站,就讓人特別緊張。
尤其是等他品評的時候,他不說話,你就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好吃啊?
生怕哪裡做的不好,讓他不滿意。
可就是這樣的兩個人,依舊能被趙顧顯壓得住氣勢。
趙顧顯年紀輕輕的,站在兩人中間,卻一點兒不顯得突兀。
國文博和葉華松以趙顧顯為首,趙顧顯的氣勢一點兒沒見弱。
讓人看了,竟也不覺得趙顧顯這樣有什麼名不副實的。
“沒有問題。”趙顧顯很痛快的答應,“這樣,我制定一下規則。”
“作為評委,哪怕我們每人只吃一小口,一道菜也不見得能給在場剩下23個人每人都嘗一次的。”趙顧顯說道。
“品評時,在場的選手誰要是對評委的評價有疑義,覺得這道菜不值得這麼高的評價,完全可以提出質疑,並且自己親自品嚐。”
“誰有疑義,誰開口,誰來品嚐。”趙顧顯說道,“這樣,大家覺得滿意嗎?”
“你們不需要有任何顧慮。我們長平的機制就是這樣的。”趙顧顯微笑道,“我們學院內一直都是競爭機制,每月都會更新學生實力排名,並且隨時歡迎後面的同學進行挑戰,挑戰成功就會重新調整排位。”
“所以,我們學校的學生,從來不懼於任何挑戰,也不懼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質疑。”趙顧顯說道,言語表情間,都是對自己學校學生的驕傲。
就連田彭破,秋名山等人,都露出了自豪的表情。
趙顧顯說的沒錯,他們從來不怕這些。
哪像吳青嶺似的,先前倒是挺囂張,可真告訴他可以讓他提出質疑了,他反而還有些慫,還先問評委的意見。
吳青嶺也聽出來了,趙顧顯這就是在為他們長平的學生說話呢。
“現在,要參賽的選手,都去料理臺後準備好。”趙顧顯說道。
眾人忙都選好料理臺,站好。
“根據國際廚藝大賽的規則,兩對選手所比試的料理,必須是第三國料理,以免出現對其中一方有利的情況。”趙顧顯解釋。
比如華國跟高盧國比賽,要是比試的料理是中華料理,又或是法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