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看起來四十多歲的說書人緩緩地說出了自己的經典開場白,附近的聽客都聚精會神地聽著。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一代聖師,蘇子的事蹟。”
說書先生開門見山,直接點明瞭今天要說的故事。
“又是蘇子的故事嗎?”
“俺雖然很敬佩蘇子,但是俺都聽了幾十遍了。”
聽到這個說書先生又是說蘇子的故事之後,不少聽眾一鬨而散。
倒不是他們覺得這故事不精彩,但是從小到大他們都聽了這麼多次,差別不多都快能背出來了。
只剩下一些剛來這安洛城的路人留下來繼續聽故事。
站在一旁的蘇長舟眉頭微皺,心裡開始有不好的預感。
這蘇子該不會是我吧?
說書先生見這架勢也沒有過多理會,他都已經習慣了這場景了。
由於有規定,他們說書人每半年就要說一次蘇子的事蹟,所以看客聽膩了也是正常的。
見還有不少人駐留此地,說書先生也不再浪費時間,開始了說起書來。
“蘇子,本名不詳,出生地不詳。”
“兩百年前一身布衣踏入了這安洛城。”
“當時蘇子還只是個名不經傳的普通人。”
“沒有人會想到他能成為當時的科舉文狀元。”
說書先生拿著書卷,坐在凳子上喝了口熱茶緩緩說道。
“由於蘇子沒有上過私塾,也沒有讀過書,是以一介武夫的身份參加這科舉考試。”
“所以無數前來趕考的文人對於蘇子都是嘲笑和不屑一顧,甚至是出言嘲諷。”
“但蘇子只是說出了一句千古名句就讓大部分人閉上了自己的嘴巴。”
說書先生在此頓了一頓,釣足了眾人的興趣之後繼續說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據說蘇子說出這句的時候,有整整四鬥才氣落於其身。”
“要知道才氣四斗的詩詞在聖文王朝歷史上只有十篇不到。”
“蘇子只是說出其中一句就已經擁有了四鬥才氣,要是整篇詩詞寫出來的話,肯定是才高八斗的絕世詩詞。”
說書先生略微狂熱地說著蘇子的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