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蘇聯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還是諾曼底低矮的灌木叢林,是北非炎熱的沙漠,還是柏林的碎石瓦礫堆,mg42都是德軍絕對的火力支柱。
這款機槍的優點很多,最大的優點就是射速很快,最大的缺點也是射速很快。
新的機槍手如果使用這款機槍上戰場,那麼可能用不到兩分鐘,他就得陷入彈盡糧絕的境地。
因為射速太快了,所以使用這款機槍必須得學會,用機槍點射!
雖然每次點射,都會射出去十幾發子彈,但總比一下子摟完強。
對現在的八路軍來說,使用這種機槍,後勤壓力可想而知,但是少量裝備還是可以的。
而且,這款機槍比起蘇聯的大盤雞要強不知道多少倍,到時候,如果跨過鴨綠江南下,那麼這款機槍就會是我們的中堅力量。
說一個趣事。
二戰後期,重慶那邊得到了這一款機槍少量,就打算仿製。
英國人為了不讓重慶仿製這款機槍,承諾如果重慶放棄仿製這款機槍,英國會加大對重慶的軍械支援。
因為英國人知道,一旦重慶仿製成功,英法美三國盟軍在面對德國時的噩夢武器,將重現東亞。
可見這一款機槍的重要性,除了子彈消耗大一點之外,沒有別的缺點。
於是陳瀟每天有半天時間就把自己鎖在實驗室裡,裡面有足夠的原材料,可以掩護自己。
幾乎,每過三五天,陳瀟就會讓人抬走一臺機器,或者一臺機器的零件,抬到廠房組裝起來。
實驗室裡面裝做消耗的原材料,都被他收了起來,放回材料倉庫,足足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把所有的機器都取出來,組裝成一條完備的mg42機槍生產線。
&ng42機槍,試槍的時候,還叫旅長來參觀來著,旅長可不只是參觀,還上手試了試。
300發子彈的彈箱在旅長手中,瞬間見底,300m靶群,500m靶群,600m靶群,700m,還有800m靶群都被旅長肆虐了一遍。
結果很讓他滿意,根據陳瀟所說,打300發就要換槍管冷卻的要求,他嘗試換了一下備用槍管,很方便,3、4秒鐘換一根完全沒有問題。
跟在一旁看著的李雲龍,孔捷和丁偉也上手試了試,不過這仨吃相就比較難看,試完了之後,都不願意鬆開了,就想馬上扛回自己團去。
“很順手,這就是你每天只上半天課,其餘時間躲進實驗室一個多月得出的成果?”
旅長放下望遠鏡,一個人形靶子超過了500m,就是一個小點,但是如果一群人形靶子,超過了500m,600m,700m,800m都能看得清那是一小團目標。
試槍的時候,朝那個目標摟火就行了,至於能打中多少?
得多練!
“這個成果我很喜歡,就是射速太高了,費子彈,不過陣地壓制的話,有很大的用處!
不錯,不錯,好東西!
什麼時候能量產?”
陳瀟說:“子彈的問題不難辦,我再搞出幾條生產子彈的生產線。
&n3衝鋒槍那邊有一批熟手工人,讓他們以老帶新帶出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