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恭喜想到這個世界你走後,為家人的安全開始了佈置後手,完成了隱藏任務:家人的安危。
任務完成條件,留下後手,保證自己家人的安全。
&ng42通用機槍生產線,以及生產資料,和所需材料學。
(可在實驗室逐件往外領取)”
陳瀟現在在兵工廠裡面有一個實驗室,很大,裡面有一整套他專用的機床裝置。
就是他為把一條汽車生產線改裝成為飛機生產線準備的,反正汽車生產線有三條這麼多。
這個實驗室以前沒有這麼大,都是他拿來複制一些現在的工人比較難以複製的機床用的,被他擴建了。
&ng42通用機槍,是德國1942年研發並且服役的,一款可以說是二戰史上可以排名世界第一的機槍。
&ng34通用機槍改進過來的,這也是德國最好的機槍之一。
&ng34機槍,該槍1934年設計定型,由著名的毛瑟兵工廠生產,採用和毛瑟步槍相同的彈藥(7.92×57mm毛瑟步槍彈)。
和學校現在大量使用的中正式,捷克式輕機槍,子彈口徑是一樣的。
它有很多劃時代的亮點之作,如既可用彈鏈供彈,又可換裝75彈鼓供彈,使用彈鏈供彈左右都可進行,能雙槍聯裝使用(可對付飛機)。
這也是因為射速太快了。
一般的輕機槍打不了飛機,最主要是因為射速不夠,普通機槍能打下飛機的都是撞大運。
&ng34射速太快,雙槍聯裝,看到飛機馬上扣緊了扳機,十幾秒就能打出五六百發子彈出去。
要知道,這種槍理論射速為800-900發/分,最快時可達1500發/分,達到了單管機槍的巔峰,威力還大,碗口粗的大樹都能在一秒內打斷。
&ng34這種機槍的優點有很多,主要零部件都很容易裝卸,操作簡單,可迅速轉移陣地(機槍能夠迅速轉移陣地在實戰中特別重要)。
有兩根備份槍管,一旦槍管過熱可迅速更換。作為輕機槍使用時,有效射程為800米;作重機槍使用時,其有效射程為1000米。
&ng34有一個比較嚴重的缺點,其結構較複雜,複雜的結構直接導致製造工藝的複雜——耗費更多的工時和材料。
實戰需要的是可以大量製造和裝備部隊的機槍,而根據mg34的生產要求,即使所有工廠全部開足全部馬力,也沒法滿足前線的需要。
所以,在1942年一個德國金屬衝壓技術工程師格魯諾夫博士提出了可以將機槍所有部件中,能直接金屬衝壓成型的部件,全部都使用金屬衝壓成型,以這樣的前提來改進mg34機槍。
&ng42機槍應運而生。
最簡單的結構,在機槍當中最少的零部件,而且這些部件百分之八十都是衝壓成型的。
這是二戰史上造價最低的通用機槍,也是同等條件下生產速度最快的機槍,整個二戰期間,一共生產裝備了42萬挺這種mg42機槍之多。
&ng42機槍樣子很難看,可以說的上是醜陋。
用英法美間諜的話說,這就是幾塊鐵片和一根鋼管組裝起來,粗製濫造的機槍,德國人已經資源耗盡,連機槍都用這個來糊弄,看來快打不下去了!
&ng42通用機槍在德國強大的後勤保障下,用超高的射速給予了盟軍猛烈的打擊。
盟軍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之後,甚至稱呼這種之前認為醜陋簡陋的機槍為“希特勒的電鋸”。
而且這種機槍極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