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話,大約不會無的放矢。
“說說看。”
“昔年吾等於仙鄉參法悟道,創凝鍊道體之法門的初衷,乃是以道體成就身軀之無漏,如今不得不承認,玄門自古傳承的三身法門根本上應該是有問題的,問題出在哪裡不好說,但仙道玄境崩潰,道果皸裂,都在證明著,修行此法走到終極證道之後,仍舊經不住歲月洗刷與道河磋磨。
追溯古史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哪怕群仙在側,論道者都是每一個時代曾經的天驕,但想要堪透三身法門的根髓缺陷,卻仍舊不是短短百年能夠完成的事情,所以吾等只得另闢蹊徑,既然仙道玄境與道果還差這些底蘊,那麼就進一步夯實些底蘊,在更早的境界,便先一步成就無漏根基。
如今養龍局未開,這一步成功與否,還有待印證,但師尊以肉身行走神煞天河,紫府之道已經印證了,可若要將此道普世,要讓後來者也能做到有類師尊的事情,能夠在足夠高邈的境界上,於道河之中印證自身,那麼道體這一步,該是紫府之境十分有益的補充,至少,當可追永珍。
如此思量下去,吾等昔年所創道體舊法,便有些偏頗,重在無漏,而非道韻本質;師尊的道體新法誠然高邈無上,然則過甚,不是誰都能夠烙印古今諸賢之道痕,而後煉道入體,從永珍入門,以太一證無極,這條路,便是尋常天驕來看,都怕是力有不逮,至少,弟子沒有這樣的心氣。
若是普世而傳,當於新舊兩道法門之中,求一中和,斬去舊法之中所需古仙之底蘊,而又要追新道之中永珍之玄景,故弟子思來想去,還是要在繁簡、中和之中與之印證,想來師尊煉道體之永珍時,也該有所側重,而非泛泛均之,諸如五行、陰陽、混沌之類為主,其餘則次之為輔。
如此永珍交織,成就師尊一人之無極,印證於紫府中,遂為形神合一。於世人而言,修至此道時,或繁或簡,為主的數道,總該在能為之內,與神形相印證,總能將道體的框架搭起來,如此數道交織,浸染成永珍,便也是水磨工夫,自然而然的事情,當然,修行上,或許要緩慢些。”
不愧是古仙道體法門的深耕者,短暫的參悟之後,莊承平深思之長遠,甚至許多地方都在柳元正的思感與念頭之外了。
但此刻聽著莊承平的話,柳元正卻總有些分神。
清澈的眼波之中,永珍無極化作虛幻的道河流淌。
那綺麗且斑斕的大羅道網似是呈現在了柳元正的眼前。
主次之分,自然自然……
這些都是柳元正未曾想過的事情。
可此刻聽得莊承平所言,遂也恍然間有了些通悟。
再轉念一想,紫府之道,本就是修士修行之中,觀想寰宇大羅,於自身之印證。
這一刻,原本凝固唯一的大羅道網,竟也在柳元正的眼中,變得靈動了起來。
“所以說……”
道人輕聲呢喃著,聲音低沉且含混,教莊承平不得不仔細去聽。
“所以說,永珍始終是永珍,這便是大道恆常,可從古至今,一代又一代,那交織的道河上,一道又一道的浪花打落,諸道或盛或衰,這是主次之間的變化,遂為大道恆易……”
“易……”
輕聲的念著,柳元正似還有許多話要說,最後卻皆盡化作了一聲複雜的喟嘆。
一同嘆息的,還有一旁驚愕非常的莊承平。
他分明說得是道體的事情,落在柳元正這裡,卻似是洞見了寰宇的本真。
“這便是師尊遠邁天驕妖孽之處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