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所長的糧食、每年的收成除自用以外,其餘可以賣給國家。
這樣一來這些人紛紛的紮根於此。
對於他們來講這些都是新地,也是自己得到傳承的第一塊兒農田。
他們和那些主動交出自己土地的農民不一樣。
這些人天生就是流民或者是那些舊貴族的奴隸。
本身是沒有土地的,可是扶蘇依然將這些人統一起來,集中到這些耕地當中。
把這些土地分給他們,讓他們成為這些地方的第一批開墾者。
這也變相將這些流民安定下來。
實際上很多土地並不是不好。而是由於它的灌溉技術不是特別完善。
事實證明在修好一些溝渠之後,這些農田一樣可以長出很好的莊稼。
所以扶蘇也算是用這種辦法安置一大批流民。
而且也穩固自己對西邊的統治,同時削弱帝國東部那些不聽話的舊貴族勢力。
這對扶蘇來講,是一舉三得的功德事。
扶蘇知道自己所在的咸陽城地處中原腹地。
在扶
(本章未完,請翻頁)
蘇的前世,咸陽、包括再向西就不是特別發達的區域。
之所以在當今時代變成首都,那是因為這些地方目前還比較豐饒。
而且距離黃河流域比較近,兩千多年前的今天這裡還沒有黃土化。
可以說算是帝國範圍內最富庶的地方,但是再向西就有一些土地貧瘠了。
而且那有很大一部分是高原,有一些植被是無法生長的。
扶蘇為能夠控制那些鬆散的地方勢力。
不得不將自己從東邊運來的這些流民安插到裡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