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還都沉浸在李守故事中的時候,那位負責謄錄的張姓男子品評了一句,然後將一張紙遞給了李守:“李兄看在下抄的是否有誤?”
李守接過來看了一眼,對方的一手毛筆字讓他汗顏不已,慶幸剛才沒有伸手寫個什麼字,否則人丟得不是一般的大。
他正瞅著字感慨的時候,一隻玉手伸過來把紙拿走了。李守側臉一看,居然是楚青嫣。
“故事不錯,詩雖然差了點,但我覺得還可以,就權當是送給我的吧。”楚青嫣有些臉紅地說道。
“不就一首詩嘛,拿去!”李守大度地一揮手。
“哎呀!李兄與楚姑娘真是璧人一對,讓人羨慕!”張姓男子讚道。
“呵呵,本來就已經打算提親了。”李守繼續發揮他在男女之事上的不要臉精神。
“原來如此,那就提前恭喜李兄、楚姑娘了!”張姓男子笑道。
“客氣客氣!”李守回了一禮。
楚青嫣和悠悠已經習慣了李守的厚臉皮,權當沒看見。
詩會繼續進行。
李守從這些年輕俊彥中也沒尋到什麼歷史上的名人,不過也領教了大唐人對於詩歌的熱愛,連一個縣城中的普通青年都能吟詩,難怪唐詩能在歷史上成為後人難以逾越的巔峰。
眾人一直待到下午才漸漸散去。
李守跟馬燧約好了明天見面的時間,然後也帶著楚青嫣等人回了縣尉府。
此刻小媛和府裡的廚子已經在準備晚宴,劉縣尉還叫來了一眾親信,大家準備晚上一醉方休。
李守回到自己院子收拾的時候,小業忽然湊了進來:“公子,城裡樂器店的夥計給您送東西來了。”
李守這才想起自己昨天還定做了一把吉他,便連忙讓那人過來。
夥計進屋後把一個盒子遞上:“公子好,小店接到您這個活後,知道您是縣尉府的貴客,便連夜趕工,把準備製作其他樂器的好材料都用上了,今天中午才做出來,也不知道合不合您的要求,小的拿過來給您過過目,合適的話就留下,不合適的地方可以回去再改。”
李守接過盒子開啟一看,只見裡面裝了一把暗色的全單吉他,用的應該是上好的楓木,形狀雖然與後世的略微有些差異,不過做工的確非常精緻。
他取出後略微彈了一下,音色很好,就是音有些不正,需要再好好調校一下才能用。
“不錯,我很滿意。不用改了,看還差多少錢,我都付了。”李守收好吉他後說道。
“謝謝公子。”夥計聞言很是高興,將剩下的錢數說了,李守便給了他足額的開元通寶,順便還給了跑腿錢,把夥計樂得不行,最後又囑咐了李守一句:“這件樂器上有些膠漆沒有真正乾透,需得再放置幾個時辰後才能大用,否則容易變形走音。公子可以將它放在乾燥的地方晾上一夜即可。”
李守點了點頭,然後讓小業把夥計送了出去。
看著手中的盒子,李守開始琢磨要不要組個家庭樂隊,自己負責彈吉他,小業敲鼓,那小媛呢?吹笛子?金彩英看樣子應該也學過樂器,就是不知道擅長什麼。
如果把全家人用樂器武裝起來,逢年過節倒不會冷清了,甚至還可以開個演唱會,就讓楚青嫣唱,悠悠跳舞,什麼高興來什麼。
正浮想聯翩甚至哼起小調的時候,小業又來了:“公子,宴會要開始了,劉縣尉請您過去。”
李守這才放好吉他,去到縣尉府客廳。
楚青嫣和悠悠此刻也換了一身衣服趕了過來,劉縣尉和參與過觀音寺一戰的捕快都來了。有過共患難的經歷,大家自然不會客氣,紛紛向李守敬酒,在品嚐過小媛的手藝後,眾人更是胃口大開,興致也上來了,最後呼朋喚友,忘記了身份的差別。
李守從來到大唐後也沒這麼開心過,最後喝了個酩酊大醉,人事不知,被金彩英和小媛扶回了小院。
古代的酒度數不高且是純糧食釀造,縣尉府買的又是極品,比起現在的遍地勾兌酒好了太多,所以第二天李守醒來後不僅沒有頭疼,反而渾身說不出來的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