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知道眾人的想法,李貞莞爾一笑。
「其實在朝廷眼中,佛道並無差別,都是導人向善的教義。玄奘法師西去之時有紫金缽盂,錦襴袈裟,九環錫杖。除此之外更有潼關文牒以及國書。」
「玄奘法師是去取經,雖有艱難,但對方不管的廣大宗教或者其他原因,都不會拒絕此事,但道家不同,此番前去傳道,必然會引起對方教派刁難,大唐要是出具國書,那此事就上升到了國事的地步,這對爾等傳道不但不會成為助力,還會成為他們發難的理由。」
「所以,潼關文書,國書都不能給,所以在其他方面就顯得貴重了許多,還請諸位不要多想。」
袁天罡,樓觀道主,老天師,茅山道主等人聞言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喜,越王雖然沒有明說,但卻足以讓他們感受到陛下對道家西去傳道的重視。
也對,一旦傳道有成,大唐在西方的影響力也將與日俱增,要是真有一日大唐打了過去,也能減少些許反抗。
從此就可以看出,當今陛下雖然沒有太上皇的雄才大略,但卻極為務實,如此腳踏實地也算是一代明君。
「如此....還請越王代為謝過陛下厚賜,待貧道等人去了長安,必然當面拜謝!」老天師道。
李貞笑著點點頭道:「也好,本王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此地不便多留,要是有何要事,可隨郕公商議,這也是陛下的和太上皇的意思!」
說完看向姬松,道:「小王還有些事情,就此別過了,要是有瑕可來小王封地遊玩,小王必將讓郕公賓至如歸,不虛此行!」
「好說,好說,如有空暇定然嘮叨!」姬松也笑著回道。
待李貞離去,眾人都看向姬松老天師更是黑著臉道:「郕國倒是好手段,不知不覺中激起老道弟子西去之心,這所有的一切都在你的算計之中吧?」
「哎,話也不能這麼說,郕公也只是順水推舟而已,誰讓你有這樣出色的弟子呢?你要是不願大可捨棄,貧道弟子李淳風也算有些本事,或許可主持此事!」
袁天罡的話頓時讓老天師氣的差點跳起來,指著他的鼻子大罵道:「你這老道不安好心,你弟子早已功成名就,在西域傳下好大的名頭,更是創立天山道宮,傳道西域,怎麼?還不知足?」
眾人鄙視地看了兩人一眼,但眼中卻不由得露出羨豔之色,他們倒是好運道,袁天罡有李淳風,龍虎山有張少陵,他們弟子卻是差了不少。
但領頭的有了,從旁協助的人不能少吧?想到這裡,他們都看始思考起自家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倒是將姬松撇在一旁了。
姬松撇撇嘴,都什麼人啊,得了便宜還賣乖,虛偽.......
陽春三月,鳥語花香,春江流水似華年。
每當這個季節總是能讓人歡快起來,鼻尖的花香,耳邊的鳥語,再品上一壺好茶,聽著琴聲,簡直就是神仙日子。
這不,結束了龍虎山一行,姬松一行繼續南下。不過卻沒有走大山小路,而是順江而下,直入江東。
或許是馬上就要回到自己老家了,攸寧想的很是開心,沒事就拉著三個妾室說著家鄉的趣事,聊著小時候的事情。
龍虎山上張少陵舌戰群道,愣是從眾多同輩子弟中殺出一條血路,就連忍不住下場的老一輩都不得不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如此,眾多道脈再無疑義,共同立誓推舉張少陵為西行傳道道主,各大道脈都將自家傑出弟子送來,讓其一起西行,並囑咐一切以張少陵為主。
短短半月時間,就聚集了上百人的隊伍,要不是姬松急忙叫停,怕是能再多上數倍不止。這他孃的是傳道還是去打仗的?
也不看看都去的是什麼人?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是一個打十個的高手,要是組成軍隊,怕是沒有十倍以上的兵力別想將他們怎樣。
眾人雖然不甘,但也知道如此不妥,他們就算再多的人能有人家人多?傳道靠的是智慧,而不是蠻力,這點他們還是懂的。
但事不關己,關己則亂,畢竟這些人算的上是道家當代的精華了,要是出了意外,怕是需要數十年才能緩過來,能不擔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