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進來!」
李世民沒有猶豫,姬松不是冒失之人,能這個時候來見自己,絕對不會是小事。
不一會兒,姬鬆快步來到大殿,沒有廢話,直接說道:「陛下,吐蕃出事了..........」
當姬松將書信交給李世民後,就躬身站在那裡等候!
「這件事可信度多高?是否有..........」
「陛下不必懷疑,書信絕對是王玄策寫的無疑。除非他們叛國!」姬松篤定道。
「既然如此......」
其實李世民自己液已經確定了,但作為帝王,他要將所有的不確定因素全部排除在外,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陳壽!」
李世民轉身道:「立即去請房卿,杜卿等人,務必要快!」
陳壽一愣,全程他都不知發生了什麼。但既然能讓陛下深夜都要將大唐的兩位在想叫來,加上姬松深夜闖宮的舉動,他知道出事了。只是不知道時好事還是壞事?
「奴婢這就去!」
看著匆匆離去的陳壽,李世民讓姬松跟著他來到偏殿。
這裡本就是外臣等候皇帝召見的地方,相比於正殿,這裡就顯得隨意了許多。
吩咐宮女上茶,指了指姬松,示意他隨意,然後又看起了書信。
上面說的很詳細,從覲見松贊干布開始,再到祿東贊相求不成,再到派兵圍困,說的清清楚楚。
並且,在後面更是提議救治松贊干布,理由也說的很明白!
王玄策先說了此時高原的現狀,以及各勢力情況,以及苯教對吐蕃的影響力。
特別說道,一旦松贊干布去世,僅剩一個孺子根本控制不住現在的吐蕃的。到時必然高原征伐不斷,但也很有可能催生出另一個霸主。
並且戰爭一旦開始,以吐蕃的國力以及物資情況來看。要想長時間打下去,他們必然是支撐不起這樣的消耗的。
如無意外,在被逼之下,很有可能將戰爭蔓延到安西都護府等地,甚至時蔓延到大唐內地。比如川西,隴右,以及河西走廊。
若是如此,大唐必然會在等地駐紮大軍。
其中特別說道,高原之上不合適中原人生存,極端的環境和氣候,就算時壯漢也承受不住。
想要征伐高原此時並不是好時機,之後又說了不少松贊干布活著的好處。
雖然這樣一來,吐蕃必然會更加強大,但大唐何須懼怕?
吐蕃進步,那大唐就不進步了?等到高原軍訓練完成,那時候才是對吐蕃真正征伐的時機。
李世民看完之後久久不語,他在想著種種利害關係。到底怎麼決定才會對大唐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