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們還罷了,畢竟他們做官做的好好的,誰願意去那偏遠的地方?
但學生們就不同了,在房玄齡現身說法後,一個個被挑逗的就像猴子一樣,上躥下跳的嚷嚷這要去邊地為國效力。
不讓去還不行,是瞧不起老子怎麼地?
不行比比?文的,武的,隨便來!
 本章未完!
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下沸騰
李綱知道後差點被氣死,但學生們已經被扇動起來,他雖然為書院祭酒,但也不能徹底安撫學生們。
最後好說好歹,他更是直接一刀切,凡是沒有畢業的學生想都別想。去的只能是臨近畢業,或者已經畢業在家賦閒,卻想要一份前程的學生。
也就是說,這次不限書院在讀學子,凡是書院畢業的學子都有機會。
雖然有人不甘,也只能如此,畢竟他們還沒有畢業,就算書院答應,家裡也不可能答應。自己能進入書院已是不易,要是因此輟學,恐怕家裡能打死自己。
之後只能看著快畢業的學兄們興高采烈,而他們只能羨慕嫉妒恨!
但不是說所有人都能去的,想要去還要經過考核,畢竟朝廷要的人是有數的,要是所有人都湧了過去,到時候朝廷兌現不了諾言,豈不是打朝廷和陛下的臉?
朝廷是要臉面的,所以,為了公平公正,只能考試,合格的就去,不合格的也別怪誰,只能怪自己學業不精。
本來這事也就這麼定下了,但隨著訊息傳播,地方上不樂意了。
為什麼不樂意?
當然是絕得不公平,書院怎麼了?嗯,我們承認太白書院是大唐第一書院。但也不能這麼欺負人啊!
地方上的書院就不是書院了?那也是大唐的孜孜學子啊,朝廷有這樣的好事,竟然只想著太白書院?這怎麼能行?
我們不同意!
於是,在皇帝和朝廷大老們目瞪口呆中,***的奏摺就像雪花一樣飛向太極殿。不足一月時間,大唐只要是有書院的地方都上了***文書。
上面沒說別的,就是問朝廷,這些學子是不是大唐的學子?是不是大唐百姓?為什麼朝廷厚此薄彼,只想著關中的太白書院,卻將地方上的學子撇之在外?
這還是言辭溫和的,一些資歷老的,或者為人剛烈的官員,直接就大罵當朝的宰相們懂不懂治理國家?要是不行他們上也行!
這可把房玄齡等人鼻子都氣歪了,這都什麼人啊!還不行你上?宰相是那麼好當的嗎?於是大筆一揮,你還是老老實實在地方上待著吧,省的看見了膈應。
但這件事卻不得不處理,畢竟他們說的也沒錯,總不能將地方上的學子排除在外吧?這成了什麼樣子?搞不好還會形成地方和長安的對立,這可不是好事。
“你們都說說怎麼辦吧!這件事必須馬上,立刻解決,時間越長就越容易出現亂子。要是被那些老東西打上長安來,朕的臉面和朝廷的臉面算是丟盡了。”
作為皇帝,李世民也頭疼的很。
之前根本就沒想到這一茬,誰能想到地方上竟然反應這麼大?不就是去那人都沒幾個的羈縻州為官嗎?一個個都至於嗎?
要是讓地方知道皇帝的心聲,他們會肯定地點頭說:至於,當然至於。
有門路的,有錢財的,有身份的,只要有一絲機會,加上自己兒子還不是太蠢,基本上都送到太白書院進學了。
這些人當然不在意,因為就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