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陛下是說..........”
姬松有些遲疑道。
李世民點點頭,道:“不錯,朕就是想要將兵部的職能更改下,但又不知從何開始,就想到將你先排過去,等你熟悉了兵部的事宜,然後再說說你的看法!”
“這些年朕算是看透了,你小子總是想前人所未想,就像沒有滯皓一般,也不知道這腦子是怎麼長的?”
李世民看向姬松的目光有些怪異,就像是在看你個怪物一樣。凡是人,在出生那刻起就不斷被父母,親人,朋友,老師灌輸著前人的思想,在這樣的環境中想要推陳出新難之又難,總是在以前的基礎上來回打轉,難以走出去!
但歷史上總是有那麼些人,他們好像總是在創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走得更遠,甚至去超越。
在李世民看來,姬松就是這樣的人,不管是司農寺的另闢蹊徑,還是馬蹄鐵的窗戶紙,甚至於出海一事都能體現出他的特殊!
所以,想來想去,他還是覺得這件事姬松最為合適,希望他能夠在兵部一事上給他一點啟發!
姬松看到認真的皇帝,頓時默然了。
自己不過是靠著後世的歷史,在眾多選擇中選取最優的道路,這就給人一種錯覺,那就是凡是姬松做的事情,總是他們沒有想到的。
按理來說,兵部作為六部之一,當初設立時就是掌管軍事的部門,是在兩漢時期的大司馬,衛尉,大將軍府等基礎上演化而來。但軍事是一個國家的暴力機構,也是權力的象徵,凡是有所作為的皇帝都會將兵部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但事與願違,在皇帝之下還有宰相,六部又處於宰相之下,這樣一來要是皇帝不強勢,稍不注意,這個能調動兵力的部門就會成為臣下的刀子,反過來制約皇權。
於是,凡是有點想法的皇帝,都不可能將兵部放心地交給臣子,一有機會就不斷索取兵部的權利,直到現在險些淪為給那些老將養老的地方。
要是以前還沒問題,但隨著國朝穩定,戰事減少,那麼統籌大唐將士的兵部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將領升遷,將士賞罰,名額核定,軍紀,換裝,軍事佈局等等,這些不可能全都交給皇帝去做。皇帝就是長十顆腦袋也忙不過來啊!
最為重要的是,和平時期沒有戰事,而將士們想要升遷就必須有戰功,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死衚衕。
一套能在和平時期獎勵將士,嚴格軍紀,保持戰力的方法就顯得極為重要了。歷史上多少悍卒在沒有戰事的情況下,短短几年就淪為了不能打仗的兵卒,全都廢了。
大唐現在蒸蒸日上,但相對而來的是龐大的疆域,這需要足夠英勇地將士去鎮守。要是大唐軍隊戰力下降得厲害,那些被大唐打敗甚至滅國的人能放過這個機會?
不,他們會像豺狼一般,只要大唐衰弱,一場五胡亂華就在眼前。
但這是自古以來就沒有解決的問題,將士一旦過慣了沒有戰事的日子,想要再振作起來,這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聽到皇帝的話,姬松也麻爪了,這事該怎麼解決?
他想來想去都沒想到任何辦法,中唐時期大唐之所以還能震懾異族,威震天下,這其中節度使制度功不可沒!
但這節度使制度就是把雙刃劍,不但傷人,更能傷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