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書院當中,聽著朗朗讀書聲和各處歡快的笑語,姬松恍如隔世!
這樣的場景有多久沒有見到過了,也就只有在午夜夢迴間才會出現吧!
書院現在沒有圍牆,這是早就設計好的,在二期工程時會建造,到時候書院的範圍會超過五百畝。
現在只有兩大建築群,三座教學,一座校舍。
三座教學建築群圍繞著校舍,一是美觀,二是方便學生上課。
每座教學建築,要是滿員的話會有一千五百學生同時上課,現在只開放了一座,其他兩座都被封存,在明年會開啟一座,直到後年才會完全啟封。
到時候整個書院要是滿員的話,將會有四千五百學生,分三個年級。
書院不負責啟蒙教育,這是師資決定的,他不可能讓一群大儒,學者去教授一群半大孩子,這是對他們時間的浪費。
為了擴大書院的影響和招生的方便,他讓人將《算術初階》、《格物初探》、《自然奇蹟》等書籍大肆刊印,早已在市面上售賣,上面有詳細的註解,就是不懂的人也可以照本宣科。
他沒有大肆宣揚,也沒有強制要求必須學習這些才會進入書院。
但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你不做解釋,總會有人替你腦補。
人家會想,你們書院都將這幾門課程當做主要教學了,今後不側重才怪了。
於是,大家不由自主地去主動學習,比強制要求強多了。
姬松年紀不大,和很多學生年紀相仿,認識他的人也沒多少。
這些年他很少參加什麼宴會,平日裡更是深居簡出,勳貴二代們認識姬松的本身也不多。
在看到姬松一個人在書院裡轉悠,還以為他是新來的那家嫡子呢,有的還熱情的給他引路,只不過被他笑著拒絕了。
姬松的心情很好,好似回到了那個令人嚮往的求學之地。
書院先生平日辦公的地方就在教學區域的後邊,那裡有一個個單獨的辦公場所。
但住宿的地方並沒有在這裡,而是在太白山腳下的獨家小院中。
這裡的格局和姬氏莊子上的農家小院很像,只是沒有那麼大而已!
精緻卻不失雅緻,在吵鬧的書院有種鬧中取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