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讓他也慢慢走到了灶房門口,一看之下,頓時大吃一驚。
怎、怎麼做飯的人是小顧叔叔?!
站在灶房門口,那香味更加濃郁、霸道,本就有些餓的陶威,被這香味勾得肚子都咕咕叫了起來,他跟三個弟弟一樣,在這邊眼巴巴地看了半天之後,加入到了三人的討論裡:“小顧叔叔實在是太厲害了。”
跟四個小朋友盲目誇獎、崇拜雲裳不同的是,蔣荷花雖然也是驚豔了一陣雲裳的廚藝,但等雲裳第一個菜出鍋的時候,她才陡然反應了過來:天啦,好多油,小顧用了好多油啊。
這個年代,油那可是極其貴重的,平日裡炒菜的時間很少,大部分時間都是燉菜,也就家裡有個什麼好事喜事,或是來客的時候,她才會捨得在裡面滴幾滴,弄個油味出來。像是現在這種情況,本來就做的是肉,那是葷菜,她更不可能放油了。
結果雲裳倒好,不但放油了,單看出鍋的雞肉,只怕這油放在還不少。
蔣荷花頓時心疼得去檢查自己的油罐子,果不其然就少了不少,那幾乎都是家裡大半年的用油量了。
怪不得他炒得這麼好吃,聞著那麼香,用了她這麼老多的油,是個人都能炒得好吃了。
蔣荷花這樣想,倒真是冤枉雲裳了,以她的廚藝,換個人來,便是把蔣荷花油罐裡的油全部都給用光了,那也不可能炒到她這麼想。
當然,等以後陶家慢慢地生活好起來了,終於可以能頓頓大魚大肉,炒菜的時候,再不用擔心費不費油的時候,蔣荷花那時候就終於明白,雲裳的廚藝那是頂頂的好,跟油多油少關係不大。
不過,若是不用油的話,菜的色香味肯定還是要打個對摺的。
轉眼間雲裳擺放好了炒好的雞肉,似乎準備開始做魚,蔣荷花不好指責雲裳浪費了自己那麼多的油,只能默默地站在了自己的油罐面前,隔絕了雲裳的視線,從行動上默默地告訴雲裳,節約用油。
雲裳早就主意到了蔣荷花的小動作,她轉頭看過去的時候,兩人視線對上,蔣荷花衝她露出了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腳步卻跟釘在了地上似的,一動不動。
雲裳心中悄悄笑了一陣。
她早就知道蔣荷花現在的反應了,所幸的是,她早就做好準備了。
她將盛雞肉的盆端起來,將裡面的油倒了少許出來,在鍋底淺淺的一層後,等油燒至七成熱,她將蔣荷花收拾的那條較小的魚放了進去。
將魚的兩面都煎到金黃之後,她將燒好的熱水倒到了鍋底,看到魚湯很快變成乳白色之後,她放了薑片跟蒜片進去,又將蔣荷花一早就準備好的野生香菇、山菌,一起放了進去,蓋上了鍋蓋煮。
顧雲朝不是第一次在陶家吃魚了,所以雲裳知道,對陶家的人來說,魚一般都是被她們拿來燉煮。但大多數時候,顧雲朝吃到的魚,都缺了鮮香的味道。
當然,對現在的人來說,能吃到魚,哪怕就是白水煮的,那都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根本沒人會去在乎更高層次的味覺追求。但既然現在掌廚的是雲裳,有條件的情況下,她還是希望儘可能地弄得鮮美一點。
趁著鍋裡熬煮著魚湯,雲裳將剩下那條大一點的魚,在蔣荷花瞠目結舌的目光中,一刀刀地片了起來。
蔣荷花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做魚方法,一時之間,有些怔楞住了。
“我以前在家的時候,就最喜歡這樣弄魚了,”雲裳大概解釋了一下自己刀工的由來,又看了一眼蔣荷花,噗嗤一笑,提醒她,“嬸子,鍋裡的火好像有點小了。”
蔣荷花:“啊?”
雲裳:“熬魚湯,得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