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好小!
這是夏侯登上島礁後的第一映像。
這裡實在是太小了,雖然整個島盤呈長橢圓形,分為西南和東北兩塊,寬約7.8公里,長約26公里,但能住人的面積卻僅僅不到幾千平米。
除去一些房子與必要的軍事建築,供人活動的地方用一個形象的詞來說,巴掌大的一塊地而已。
不過面積雖小,但島上卻有一個五千米的跑道。
不要誤會,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五千米,而是跑道的起始點與終點同在一個地方,也就是說島上的官兵進行體能訓練,從這裡繞著島礁跑上N圈後,回到起跑點剛剛好是五千米。
夏侯等人在駐島官兵的幫忙下,把皮艇上的物資搬運上島,先放到永暑島碼頭上豎立著醒目的主權碑下。
這塊主權碑主體高1.988米,之所以精確到了毫米級別,是有意義的,寓意著我軍於1988年進駐此島並宣佈主權歸屬。
碑的頂部有一顆大紅色的“心”形圖案,在“心”形裡鑲刻著一幅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上面特別用紅色五星標記著北京和南沙永暑礁的點位,寓意著“祖國在我心中”、“南沙守礁官兵永遠心繫北京”。
“同志辛苦了,請喝水。”一同來幫忙的一名上尉給夏侯他們遞水。
他臉色是黝黑中泛紅,同時還脫皮,部分的面板上還泛著不自然的蒼白色。
前者是長期受到暴曬的結果,而後者則是長期用海水洗澡,面板受到了腐蝕。
在這樣的島礁上,最不缺的就是海風與太陽,而最缺是就水,喝的淡水。
雖然島上有一套小型的海水淡化裝置,但由於電力只能靠風力發電,電力不足淡化能力低下,每天出來的淡水只夠守島的幾十號官兵,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洗澡洗衣服只能是海水,面板被腐蝕的同時衣服也破得快。
按照守島的官兵說:即使每天不吃鹽,只要呼吸一下海風就能滿足身體需要了。
這從這一點上來看,就可窺豹一斑,守島的官兵們是多麼的艱苦,連水都喝不飽。
所以夏侯他們雖然汗如雨下很是口渴,但都沒有一個人喝遞過來的水,畢竟回到船上可以痛快的喝。
補給任務結束了,夏侯他們要馬上離開前往下一個島礁進行補給,隨行回來的還有兩個老兵。
兩人都姓張,年輕的小張是回去結婚,度完蜜月還要繼續來守島,而老張則是復原回家。
要離開生活數年的島礁,而且可以說這一去,就不會再回來了。
這讓復員回家的老張很是激動,站在小小的永暑礁碼頭上,看著來送行的戰友們,除了敬禮居然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心中的萬語千言都化為兩行熱淚淌下臉頰。
&n,請支援正版。
此時距離永暑礁數十海里以外的洋麵。
幾艘漁船正在拉網作業捕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