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帶著前軍和中軍,先行去了邯鄲行宮。
趙昆則留在後軍主持大局。
這既是嬴政的信任,也是眾臣的期盼。
因為黎安君負責斷後,他們很安心。
或許是從頻陽封君開始,又或許是渡河口一役,眾臣們的態度,正在逐漸改變。
如今的黎安君雖然年少,但文武全才,比起長公子扶蘇,也不遑多讓。
若黎安君能克承大統,對秦國來說,或許是好事。
至於以前是不是黎安君的擁簇者,其實沒那麼重要,只要現在把握機會,就算不能成為肱骨之臣,混口飯吃還是可以的。
想到這裡,眾臣心裡跟明鏡似的,紛紛朝趙昆道別。
“黎安君,臣等先行告退,等到了邯鄲城,還望黎安君賞個臉面,與臣等共飲一杯濁酒。”粟少府笑眯眯的朝趙昆行禮。
後面一眾官吏紛紛附和:“是啊,還望黎安君與我們多多交流。”
“聽說黎安君喜好曲賦,下臣也頗有心得,還望與黎安君深入交流。”
“黎安君的瓷器,下臣每件必買,不知何時出新品啊?”
“黎安君,下臣家中有一女,年級與黎安君相仿,姿色上佳……”
“………”
聽到周圍七嘴八舌的恭維聲,趙昆嘴角都快抽面癱了。
什麼情況啊這是?
平時一個個裝得二五八萬似的,今天跟變了個人一樣,喝假酒了吧?
趙昆心中有些鬱悶,但嘴上還是客套的叮囑道:“諸位大臣辛苦了,路途顛簸,還望多加小心。”
“多謝黎安君掛念,臣等告退。”
聽到趙昆的叮囑,眾臣互相對望,面帶笑意,心裡美滋滋。
目送眾臣離開,趙昆扭頭看向身旁的桃花,古怪的問道:“他們這是怎麼了?”
“渡河口一役,君上不光擊退了那些刺客,也救了他們的命,他們感恩君上,理所應當!”桃花莞爾一笑,輕聲說道。
“切!”
趙昆不屑的翻了個白眼,嘟囔道:“誰要讓他們感恩了……一群牆頭草!”
“不管如何,君上之名,已深入人心。”
“深入人心?”
趙昆眯了眯眼睛,有些好奇的看著桃花:“桃花,本君怎麼覺得,你不像一般的貴族丫鬟?”
說著,頓了頓,又道:“你是不是有什麼事瞞著本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