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態大方的微微點頭,“親家母,繆讚了!”
“跟親家母這樣識字,有見識的人說話就是不一樣!”
“聽著就讓人覺得知書達禮。”李氏拿出繡帕,掩唇輕笑。
似是不經意的道,“我就常說與弟妹說,做親還是要找讀書人家。”
“懂規矩,知禮儀!”
“像村裡的婆婆,貪墨兒媳婦嫁妝的事,便不會發生在這樣的人家!”
“親家母說,是不是啊?”
“是啊!是啊!”趙母尷尬一笑,“這樣的事,肯定不會的。”
“肯定不會的!”趙母臉色發僵。
笑容險些維持不住。
大戶人家有大戶人家的規矩,村裡有村裡的習俗。
作為婆婆,雖然不會明目張膽要兒媳婦的嫁妝,可是作為兒媳,孝敬公婆本是應該應份之事。
多多少少都會拿出一些,補貼家裡。
甚至有些“賢妻良母”,更是會主動把嫁妝上交,由著婆母打理。
可是李氏今天的話一出,顯然想讓李春妮上交嫁妝,是不可能了。
就是交她也不能收,畢竟發話的,可是宋家的二房夫人。
尤其是以這樣的話,來敲打她,她要是再伸手,豈不是被宋家看扁。
趙母擺擺手,“我們趙家,沒有要兒媳婦嫁妝的習俗。”
“春妮嫁進來了,我們肯定當閨女似的疼她。”
“她的嫁妝就是她的,可著他們兩口子花,我們不插手。”
趙母保證著。
李氏瞥了一眼,淡笑,“親家母果然深!明!大!義!”
“是啊!是啊!”
聽了趙母與李氏的對話,最開心的莫過於祝氏。
誰不希望自家的閨女,進了門兒之後銀錢湊手,不被婆母管制。
祝氏眉開眼笑,“趙家,果然是大姐口中,那個及懂規矩的人家。”
“跟這樣的人家結親,我們李家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