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宣平伯府備上厚禮,老身在厚著臉皮,求上一求曾經的手帕之交。”
“或許可讓維兒外放,去做一任知州……”
“可是……以後呢?”
姜夫人問著。
“宣平伯府子孫不孝,後輩子弟只知享樂,並無進取之心,此時已成敗落之像。”
“長此以往下去,早晚會泯於眾人,變成平常百姓家。”
“或許這一輩,老身仍有餘力,把維兒捧上官位。”
“可姜家的後世子孫,誰又來捧。”
“即使餘力,也總有盡時。”
姜夫人強調著。
又追憶道,“老身十五歲便嫁與伯爺,做了宣平伯府的伯夫人。”
“夫妻之間不能說有多恩愛,但總是相敬如賓,互相扶持。”
“如今,老伯爺已逝,臨走前便把宣平伯府交於我手。”
“我不能讓伯位順利延承下去,已是愧對伯爺。”
“若是在不為伯府想一條出路,恐在九泉之下,實無顏面再去面對。”
“錦寧縣主須知……”
姜夫人看過來,“外放之官雖看似花團錦簇,可這花開只是一時,無法延續。”
“若是姜家能從此從善為之,修身養性,激勵後輩子弟。”
“哪怕落於泥中,也同樣有站起來的機會。”
姜夫人目光堅定,精明睿智的眼中帶著決絕。
仿似破釜沉舟,又或可說是不破不立,轉換門庭!
聽了這番話,宋青苑終於明白了姜夫人的想法。
宣平伯府既然已經承爵無望,那她便已全部家產,注資慈善基金會,搭上慈善基金會的大船。
為姜家的傳承,劃出一條明路,那就是……為善之家。
若是真能亦如她所想,以善傳家得來的名頭,未必就不及伯府響亮。
最重要的是,他們修的是善德。
耳濡目染中所培養出來的子孫,也必是潔身自好之輩。
不會再出現姜哲那種,毫無作為,毫無建樹的紈絝子。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錦繡田園:農家小地主》,微信關注“優讀文學”,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