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苑之名,定傳遍京城,甚至傳遍大齊。
“宋農女,請!”
林祭酒鄭重的道。
若說此前,他是以長輩看晚輩的心態,來看待宋青苑。
那麼這一刻,他便收起了所有的輕視之心,再也不敢小瞧半分。
林祭酒轉頭看向臺下,宣佈道,“奉聖上口諭,接下來,便由宋農女為眾位,講一講宋大人的為官之道。”
說完,林祭酒未曾理會,下面因為他的話,升起的軒然大波。
而是招了招手,對著眾位國子監官員的道,“隨我下去,把講臺留給宋農女。”
“是,大人!”
眾人皆應,原路返回。
只是在看宋青苑時,眾人的目光中,皆多了一分正式。
能得皇上之命,來國子監宣講的女子絕無僅有。
即使只是口諭,亦是破例而為,定會被史官記下,載入史冊。
至於是非成敗,留與後人評說。
此刻,講臺上眾人皆去,只餘宋青苑一人。
她身著湖藍色繡花長裙,翩翩的裙襬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那一
一頭烏黑亮麗的秀髮,也順勢而動。
嬌嫩的面板,精緻的容顏,靈動的雙眸,遠遠看去,又多了一份朦朧之美。
只見她上前一步,揚聲道,“家祖姓宋名祖德,淮安府,榆林縣,青石鎮,宋家村人士。”
“天啟三年得中童生,秀才落地,又因家境貧寒,無以為繼。”
“遂棄文從農,後因緣際會,入驛站做驛員。”
“經二十餘年,兢兢業業,恪守本職。”
“終在五年前,升任驛丞,次年升河伯所大使,種植冬小麥。”
“又因冬小麥之功,被朝廷破格封賞,提為榆林縣縣丞,輔佐縣令,傳授冬小麥適宜。”
“兩年前南方水患,無數災民流離失所,逃至榆林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