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最愛做的事就是扎堆湊熱鬧,秋天的香山漫山遍野都是遊人,摩肩接踵、吵鬧噪雜,哪裡還有什麼雅興欣賞紅葉。更何況大多數律師常年久坐、缺乏運動,爬到中段累了,想找個地方坐下休息都不可得。
年輕一點的還好說,畢竟零件兒八成新,勉強站著喘息一會兒還能繼續向上。只是中年老闆王赫就苦逼了,幾次折向路邊,然而到處都是忙著搶佔位置的屁股,沒有一個可坐的空地,最後只能站著吃了一點乾糧,喝了點運動飲料,咬著牙堅持下去。
那狼狽的模樣,讓飽受他荼毒的眾人心中暗爽不已。
可惜半途突然下起小雨來,人群為了避雨做鳥獸散,紛紛尋找遮掩的地方。王赫鬆了一大口氣,就這樣回家挺好,不是他丟臉爬不上山頂,而是天公不作美。
絕大多數人匆匆下山的時候,穿了防水衝鋒衣的朝露則選擇逆流而上,她向來喜歡不走尋常路。
也許在她曾經唯唯諾諾的時代,她覺得自己的未來就要像社會宣傳的模版一樣規範,在什麼節骨點就要做什麼事,規規整整地出發,在人群中上下。後來發現,其實那是大多數正常人乾的事。而幹正常人乾的事,自然也就只能得點正常的快樂。
正常人們一般下雨的時候,會躲雨或者藏在家裡,所以雨後爬山的不正常快樂,就只有不正常的人才可以獲得了。
又或者正常人在她的年齡工作家庭兩頭燒,忙得不可開交,備受養娃等於隨身帶了個碎鈔機的經濟壓力。朝露卻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還有閒工夫跟小鮮肉談情說愛。
當然,她這樣的選擇風險極大,也不適合大多數人。
還記得小時候讀過一篇《伊索寓言》,讓她印象深刻,講的是一隻知了因為懶惰,沒有在冬天前儲備糧食,還取笑辛勤的螞蟻不懂享受。冬天到了以後,知了忍飢挨餓,只有求助螞蟻施捨才得以活命。
她到底是不是這隻可悲可笑的知了?朝露現在也看不到未來,坦白說,她不知道。但她卻清楚地知道自己不願意過循規蹈矩的人生。既然如此,那便按照本心去做吧,試過再後悔總好過什麼都沒做的後悔。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生百年,本沒有十全十美的好事兒,能隨心所欲、不做違心之事已經是莫大的圓滿了。
山上的人只剩下小貓兩三隻,朝露健步如飛,在臺階上行走的速度接近奔跑。
登上鬼見愁後,雨漸漸停了。雨後的空氣格外清新,她深深地吸氣呼氣,感受著一方天地的饋贈。
站在觀景臺,眺望山下的楓葉林和遠方的北京城,她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山石溪流,樹木鳥獸,均為自然的產物,前者無知無覺,後者無慾無求,哪裡像人類一般,動輒左右為難、思前想後。所以,古今中外的文人騷客寄情山水,無非都是主觀的臆想罷了。
可是即便客觀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它們只有在融入了主觀想象與情感後才會被賦予特殊的美和意義,從春夏秋冬到風雲雨霧,從天地日月到飛花落葉,從金銀珠寶到亭臺樓閣,無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