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返1990> 第二十三章 另一種思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三章 另一種思路 (2 / 2)

酒嘛,誰家也不能天天喝個沒完,就算有三個餐館幫他銷貨,三千斤的數量也有點過頭。但同樣換個思路,沒有需求就創造需求,改變恰當的市場定位,東西怎麼會愁賣不動?

李明超今天跑得最多的地方,其實是藥店。

沒錯,酒是消遣品,但藥酒就是養生保健品。三千斤白酒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賣得動,高銷量只能保持在前一千五百斤左右,倒不如把剩下的一千五百斤提前做成藥酒同時上市。

同一種產品搖身一變,創造了另一個需求市場,就有點類似於泡泡糖這種東西,孩子喜歡它的原因並不是糖本身有多美味,而是吃的同時又能玩,同時滿足多種需求。

藥酒究竟是藥還是酒?這個問題很難有論斷,但消費者很清楚的知道,喝酒比吃藥舒服,藥多苦啊,酒多香啊。

對於泡酒的藥方和藥材,李明超當然捨得花價錢,這也是影響最終品質的關鍵因素。而且經過之前的多次調研,李明超很很清楚地瞭解到汕縣當地人的主要保健需求。

汕縣是農業大縣,辛勤勞作的農民佔據主要酒品消費市場,他們每日面朝黃土背朝天,而這就少不了出現很多腰肌勞損的職業病。

而之所以要選擇高粱酒,當然也是有講究的。

這是一種高粱和豌豆生料發酵的酒品,以度數高,口味濃烈作為主要特色。當然,也有的人覺得這是缺陷,這和吃菜一個道理,口鹹口淡各有不同。

然而對於藥酒來講,這就是最佳的選材。泡酒的度數最佳要選取在50以上,因為長期浸泡讓藥物成分大量透析的同時,也會沖淡酒精濃度,度數要是不夠,時間一長就沒酒味了。

另一方面,如果酒品的口感不夠濃烈,最終的成品也只會是一股藥渣子味,像包穀酒這種清淡口感,絕對是壓不住藥勁的。

李明超今天也是前後找了好幾個老中醫有償諮詢,還花費了整整四百多元購買藥材,這相當於包穀酒銷售額的三分之一了,但為了最終的品質保證,這個錢肯定花得值。

當然,除了腰肌勞損的處方之外,李明超也討來了各種花裡胡哨的藥方,什麼壯陽的、健脾的、安神的、治便秘的。反正只要是常見病,都得準備一些,用來擴充產品的多樣性。

只要討的方子正,藥材也沒毛病,根本不愁後續銷量。

目前這方面的準備基本告一段落,現在就只差新酒出窖,另外也要等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生產許可證,提防到時候被對手惡意舉報。

這東西其實說到底還是酒類產品,然而監管方向不同,生產商還是得取得相關資質證明。就比如有的飲料裡稍微加點牛磺酸,這就必須劃歸為保健品一類。

忙完之後,李明超找人拉著板車,整整一大車的藥材直接發回了林崗村。因為除了酒廠之外,現在確實沒地方泡太多藥酒,至少門店那點面積絕對不夠。

可能等王軍見到這些藥材之後,他之前的牢騷才會變成讚歎,並且理解李明超並不是盲目擴大生產,而是換了個新的思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