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急忙出列回到:“陛下,臣前幾日舊疾復發,身體不適,臣推薦驃騎大將軍元戎。”
陸續有人說舉薦平陽王元信,奮勇將軍崔然,安定侯楊桀……諸人言人人殊,始終沒有確切定論。
柳不凡望著底下那些大臣莫衷一是,不免太息。
元曄見著如此情形,也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肅宗用手扒開額前天平冠上的冕旒,大聲呵斥:“爾等今為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只叫舉薦一人,也是互相推諉,莫非是北燕三十萬大軍已經下破爾等之膽乎!若真有一日,我泱泱大魏非亡於外敵之利器,而亡於爾等之私心也。”說罷,接著一陣咳嗽,咯血不已!
底下大臣紛紛跪倒在地,個個開始疼哭流涕起來,朝堂上這群人絕對是十足的老狐狸,這樣做一是在肅宗面前擺正自己的位置,表示聽過肅宗剛才那番話有所觸動,及時認錯,虛心聽教。二是表現出很擔心肅宗身體,一般人都能憐惜旁人,這樣可以體現他們的“為臣之道”!
肅宗見三江王元陽平日裡朝會總能放言高論,今日卻三緘其口。況且元陽也是武將出身,跟隨先皇大大小小戰事不計其數,頗有經驗,便問元陽可否領兵解龍城之危。
一身材魁梧,鷹視狼顧,滿臉胡腮之人出列回答:“啟稟陛下,臣久居南方,深諳水戰,至於北方遼闊皆是陸地草原,擅於弓馬刀槍騎射之術,非臣不能帥兵前往,只恐有負陛下之重託,天下蒼生之冀望。”
肅宗元修沒有著急回應,停頓了一會才開口說:“三江王所言有理。”隨即咳嗽兩聲,又接著說:“此戰關乎我大魏國運,是當須慎之又慎,不過龍城告急,朕不是捨不得一座城池,實在是不忍龍城百姓慘遭屠戮,朕於心不忍。”
“陛下,老臣願領兵前往,為陛下分憂!”元曄跪倒在地,哽咽說到。
肅宗見狀趕忙讓元曄起身。
“護國公快快請起,護國公果真是烈士暮年,老當益壯。有公此番話語,朕足感欣慰。只是護國公跟隨先皇南征北戰,為江山社稷操勞一身,日夜思君報國至老也不得清閒,朕又何忍公再戰沙場。”
“袞袞諸公無一節氣,臣身雖老,志向不改。願以死報國,護我大魏安寧!”
“公隨先皇戎馬半生未曾得閒,後又輔助朕平定外夷鞏固山河,著實辛勞,朕不願再見公於此年歲征戰沙場!”
“陛下……”元曄抽泣的說。
話音剛出就被打斷,柳不凡立身對著肅宗拱手作揖,擲地有聲的說:“臣願領兵破賊,為陛下分憂解難。”
此話一出,在場之人或驚詫,或面不改色,或一臉陰笑,似乎都在預料之中!
柳含煙也一下子呆怔,覺得身邊的父王頓時變了一個人,卻很熟悉。
肅宗也萬萬沒想到。此次讓柳不凡來洛陽,是為別的事,北燕大軍壓境完全在意料之外。況且柳不凡一心山水做個不問世事之人,本想好山好水把他的意志都消磨殆盡,使人沒想到,在廟堂之上群臣藉詞卸責邊關又千鈞一髮之際,那個歸隱林泉,樂山樂水的逍遙王居然會義不容辭的站出來。
眾人看見柳不凡身上散發出來的獨特氣質,十幾年來山光水色並沒有讓他沉淪,反而更加抖擻。十三年前那個發揚蹈厲的“靖侯”沒有走遠,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