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悍馬和牧馬人從價格上是倍數關係,但是我還是認為牧馬人的越野效能更強,我相信每一個真正懂得牧馬人內涵的人都會認同我的觀點。
首先,越野,不是在溫室中灑水和泥中的作秀,而是到野外去做真正的越野,越野車相對來說不是注重先進性,更注重的是可靠性,悍馬燒的高標號汽油,你從祖國東部城市去趟西藏越野,你看能加到油不?更談何越野?不可能自己還帶輛油車出去越野吧?你看到國內有誰用悍馬做過真正的越野?而牧馬人經過這麼多年曆史千錘百煉懂得哪些是必需的,而哪些是華而不實的,比如發動機的壓縮比就控制了,雖然看起來不見得先進,但是93#的汽油,西藏也有得加,越野去到哪裡都不怕沒油加。像經典的牧馬人系列的國產212,各種越野比賽隨處可見他的身影,好修,滿街都是人會修理,這點很重要,出去越野不出故障是不可能的。還有就是效能,經過改裝差別也不見得有,本身越野效能就不弱。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說了...
旱馬的長軸距是最大的軟肋,甚至普拉多都比它強。牧馬人有好的底盤和強大的4驅系統,陸虎衛士都不是它的對手
說到悍馬,大家腦海裡肯定會出現以下的情景,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一輛輛超寬超龐大,瞪著兩隻圓眼睛,全副武裝,凶神惡煞,說不準頂上還戰著一位操作車頂全方位機槍計程車兵的悍馬.這是第一代的悍馬H1,屬於專門為美國陸軍生產的一中高機動車輛,使用聞名的HIMI V8發動機,在設計時便考慮了各種各樣的戰場環境,甚至為了應付戰場上的突發情況,使用全美軍通用油料,就是可以同時在飛機,坦克和各種車輛上使用的統一燃料,軍車的出身,悍馬便給人硬漢的形象,連真正的“硬漢“阿諾`施瓦辛格都擁有一輛悍馬H1.悍馬給人硬漢的形象多半是因為H1的功勞.中國兩家公司也引進了H1的技術生產車型,現在進入軍隊服役的是東風汗馬,造型上和HI基本一樣,但是價格從H1的160萬降到80萬左右
之後出現的H2,H3屬於悍馬的民用版本,在舒適性,公路適航性上都有了妥協,不同於HI的“一個移動的鋼製盒子“,H2,H3完全適應了軍轉民的生活.雖然還掛著悍馬的牌子,但是H2,H3給人的印象就只剩“大“而已了,和H1一樣,H2由於車身過寬,不適合叢林越野而適合沙漠越野,H3則比較折衷.
值得一提的是悍馬H6,這是改裝廠在悍馬H2的基礎上加長車身和多加了一對後輪軸,因為有6個車輪所以命名H2,但兵不是通用原廠的命名。
至於比悍馬強的車,也有很多
首先就是陸虎.陸虎響亮的“越野車中的勞斯萊斯“的名號想必大家都知道,這可不是吹的,特別是陸虎衛士系列,自第一代車型生產之今,仍有70%在使用中,就算是最新的衛士系列,外形仍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在人性化上增加了空調,電窗等裝置,不過仍沒有配備任何GPS或電子程式,屬於最原始的機械越野車.還有其他的陸虎系列,如攬勝,神行者,發現等,雖然沒有衛士的原始美感,但都配置了陸虎公司研製的最新技術,如空氣懸掛,陡坡緩降系統等(陸虎屬於寶馬時,寶馬也使用了這個系統裝備在了寶馬集團的第一款SUV/SAV(寶馬自稱,全天侯全地形越野車X5上,在X5上,陡坡緩降系統整合在了XDRIVE裡,現在仍有大量的衛士在英軍服役.
其次是賓士G級.賓士G和陸虎發現2一樣,從第一代車型至今外形沒有太多的變化,經過多年的改進,增加了多項人性化裝置,同時也有高效能版本推出,如AMG的G系列,就配備了5.5升的機械增壓發動機,外形增加了進氣口包邊,側裙等,注意,沒有尾翼哦.賓士G也是軍車,現在德國陸軍服役.早年前美國政府曾贈送我國賓士G級的第一代車型,現仍在使用中,可見其“皮糙耐幹“
JEEP的牧馬人
JEEP,越野始祖,絕對不會生產工具越野車之外的車型,JEEP便是其強悍的輕量級產品,簡單,小巧的外形造就了其極輕的車身,即使使用在越野車級別有點被人“看不起“的直6發動機,也有一身好工夫.打個形象的比方,裝備V8 400馬力法拉利F430不見得比4缸三菱E9快.和悍馬不同,牧馬人小巧的車身比較適合森林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