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兜揣一部手機能走遍全天下,喬布斯如果知道他的蘋果牌手機能有今天,他也地下有知了!
無論是資本的利用率還是生產率都成百倍地提高,透過全球產業鏈的最佳化處理……
人類以最廉價的方式生產出大量物質,養活了不少人,也消耗掉了不少能源。
但是,不是所有的技術革新都是好的,很多革新對人類進化的影響幾乎是災難性的……
與此同時,資訊革新的紅利在三十年後已經耗盡,革新中產生的巨大財富落進少數人的腰包。
各國的文化特徵被剷平,窮的更窮,富的更富,年輕人大多淪為服務行業的低端工人。
依靠出賣自己的個人資訊,得到廉價的資訊和社交服務。
…………
記得在10年前,從美國各地湧來大批的年輕學生,佔領了華爾街和百老匯交界處的街心花園。
搭帳篷露營,到百老匯大道上的McDonald裡免費用洗手間。
每天,羅拉都從渡輪下來,10分鐘,走到百老匯大道,往上城方向是市政廳。
往下城方向就是華爾街金融中心,每天上班前,她總是先到佔領區逛一圈。
佔領華爾街“運動和現在的”佔領西雅圖”運動,本質上是一種運動,不過以自由派的白人為主,由不同的導火線引爆。
當時佔領者提出一個口號,就是打倒1%,也就是說資訊科技使得全球的財富進了1%人的口袋裡,
包括微軟的蓋茨,臉書和亞馬遜的創始人,以及阿里巴巴的馬雲,99%的民眾的生活不僅沒有受益,反而相對貧窮,工資遲滯不前。
年輕人尤其前途渺茫,學費昂貴,文憑貶值,畢業等於失業,除非把1%的資本家打倒,他們知道自己永遠都翻不了身。
示威持續了兩個月後不了了之,遺留下一批年輕的流浪漢,後來一直沿著百老匯大道,以乞討為生。
…………
從那年以後,羅拉再也沒有參加過任何大規模的什麼運動。
多少年來,經常有人鼓動羅拉更加積極地參加競選等政治活動,也經常被她毫不客氣地拒絕了。
從某種程度來說,羅拉一直心甘情願地做個普通人。
她相信任何時代,都需要不同型別的人,有人行動,有人破壞,有人建設。
當然,也必定需要有人耳聞目睹當前的一切,包括內心的真實感受。
普通人往往是是孤獨的,沒有人在臺下捧場喝彩,也沒有報酬和認可。
但是,羅拉生來就是一個孤獨的人,孤獨給予了她特別大的自由。
在她有錢和沒錢的時候,她覺得自己都是一個孤獨者。
現在,她特別喜歡和賈西貝的兩個孩子西西和貝貝在一起,他們天真善良,走在路上,看見乞討的人,他們肯定要給錢。
現在,法拉盛有一個從西班牙流浪來的人,並且還帶著一隻狸貓,這是個40多歲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