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哪裡來?
這些裝置可不是系統自動化裝置,是需要人工操作的。
所以看來看去,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安楷還是隻能用“笨”辦法,透過建造房間的方式,來製作隧道。
當然不用造那種四四方方的型別。
直接製造弧頂隧道,不過方式是建造系統房間那樣,選定模型,然後安放模型,然後選擇建造……一鍵傻瓜式操作,只要材料足夠就可以。
這種方法,消耗材料也大,工程週期也長,效率真心不高啊。
但卻是缺少人手的情況下,最好的施工方式了。
安楷無奈,讓肯特和菲利普出去,收集了幾波水泥後,開始了挖掘大業。
當然在此之前,他先把庇護所開到地下五層,將所有該挪的裝置都挪了下來,包括髮電機組一起,全都放到了五層。
或許以後可以將發電工作挪到分基地那邊?
嗯,轉移種植養殖房也是可以的。
到時候再說吧。
有了足夠的水泥後,安楷一邊不斷熔鍊鐵錠,一邊開始建造隧道。
老實講,這玩意兒完全超出了他的知識範疇,安楷之前對隧道根本沒有半點了解,具體的規格尺寸承重結構什麼的,他也壓根不懂。好在系統真的是傻瓜式操作,只要選擇配套的隧道、鐵軌和車廂就可以。
他選擇的是最低階版本。
不僅技術方面最低階,材料方面的要求也最小,當然地鐵的速度也最慢,車廂也非常小……但這個沒關係啊,他需要的只是這麼一個交通工具和運輸手段,本身庇護所目前並不需要太大的運力,真搞出現代最高階的地鐵,那麼高的速度,那麼強的運力,反而沒什麼意義。
更何況,高階別的地鐵也是需要特殊技能支援的,安楷可不具備。
他所建造的隧道,高度只有六米左右,不過夠用了。
隧道形狀呈扇形,頂部是圓拱,系統建造的時候,直接將水泥和鋼鐵加入了進去,就不需要他後續再加固了,確實是非常的方便。
鐵軌需要後續鋪設,安楷完全可以先行建造好隧道再說。
事實上,如果不是考慮到安全問題,或許他都不用造地鐵,有隧道有汽車不就可以快速轉移了嗎?地鐵的話,操作更加安心,沿著軌道前進就可以,不像汽車那樣還得一直操作方向盤,安全係數得以大大提升。
當然了,汽車還是要用到的,建造隧道需要的水泥是海量的,單靠安楷自己搬肯定不行,系統提供的自動搬運功能,也只是在小範圍內能夠使用,一旦距離太遠,就不可能達到這種效果了,不然也太驚悚了,直接遠距離瞬移,想想都覺得爽!可惜,系統不支援呀。
海量的水泥和鋼鐵消耗下去,安楷以每天兩百米的速度前進著,速度是真心不慢,就是他自己完全走不開,只能親自上手才行。
如果庇護所有什麼意外情況,建造進度就會停止,比如說,某些裝置耐久度耗盡,安楷在建造隧道的第十天,庇護所內就同時出現了多個裝置損壞的情況,將他的進度一下子給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