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完,大家默契的轉入了正題。
張起航向眾人問道:“大家覺得應該安排多少載荷比較合適?”
張繼文想了想,說道:“要說跟咱們這款無人機的要求最相近的,就是美利堅的MQ9‘死神’,死神的載荷……嗯,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1200公斤左右?”
說話的時候,他看向吳教授,向他求證。
“差不多,”吳教授點頭道:“我沒記錯的話,最大滿載載荷是1361公斤,不過這個載荷沒什麼實際意義,是以大幅度降低燃油攜帶量為前提的,攜帶這麼大的載荷,剩餘的燃油攜帶量只夠支援三四百公里的作戰半徑,按照美利堅對MQ9的經典武器配置方案,也就安排400公斤左右的載荷給武器系統。”
石振接過話,接著說道:“MQ9的最大起飛重量是4700公斤,也就是說,咱們要做的這款無人機,最大起飛重量差不多也要4.5噸左右?”
張繼文卻是搖搖頭:“4.5噸的無人機確實可以做到七八千公里的飛行距離,可張總剛說想要做一款可以持續升級的無人機,並且平臺化……”
說到這,張繼文望著張起航,說道:“張總,您是不是已經了對這款無人機的構想了?”
隨著張繼文的話,吳教授和石振也齊刷刷的看向張起航。
張起航也沒有繞圈子,直接問道:“確實有一些想法想要和大家討論……大家都知道美利堅的OV10‘野馬’偵察機吧?”
相比於F14、F15、F16以及F16這些經典的戰鬥機,OV10“野馬”偵察機在美利堅的J用飛機當中並不是一款特別出名的飛機,除非是軍迷,一般人恐怕還真不知道,但這顯然不包括張繼文、吳教授以及石振三人。
張繼文率先點頭:“當然知道了,除了偵查之外,這款飛機的戰鬥能力和近距火力支援能力也不錯,在約戰期間非常受美利堅大兵的歡迎,”
張繼文一邊說,一邊想著OV10“野馬”武裝偵察機的的樣式,恍然道:“張總您是看中了OV10的基本結構?”
“對,”張起航說著,同時抽出一張紙在上面飛快的畫了起來:“在我看來,OV10的基本結構具備強大的可擴充套件性,簡直天生就是為無人機準備的。
比如兩邊的發動機艙,完全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來更換不同功率的發動機;
再比如中間的主機身,在確定了中央翼盒的尺寸和結構之後,將來完全可以根據需要更換更大的主機身,此外這個結構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可以在主機身尾部提供一個額外的發動機安裝位置,這麼一來,在對飛機的整體氣動結構沒有太大影響的情況下就形成了三發的佈局,動力相比於之前一下子就提升了50%;
另外就是連線兩側發動機艙的巨大平尾,也可以為飛機本身提供相當一部分升力……”
看著張起航在紙上飛快勾勒出的線條,有熟悉無人機的朋友一定會驚撥出來:這特麼的不是三臺的發動機雙尾蠍A無人機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