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面對張起航的反問,嚴自立不由得愣了一下。
在這之前,他還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考慮過問題,可現在聽張起航這麼說,他忽然覺得張起航說的有道理:對啊,同樣是出口10萬輛摩托車,一邊是賺了1.25億美元,一邊是隻能賺9000萬美元,雖然9000萬美元也不少,但相比於1.25億美元那可是實打實的少了3500萬美元啊。
3500萬美元就這麼沒了……
之前從來沒想過這麼做有什麼不妥的嚴自立,忽然覺得好心痛!
馬少軍的表情也沒比嚴自立好到哪兒去,之前他沒細想過著裡面的問題,可現在聽張起航怎麼一說,在結合國內這些企業就喜歡扎堆、喜歡競相壓價的壞毛病:張起航說的沒錯,這麼做,看上去國家是賺到了9000萬美元外匯,可實際上國家應該賺到的外匯收入從之前的1025億美元生生的減少了3500萬美元啊……
張起航接著說道:“這還沒完呢……”
聽張起航這麼說,嚴自立和馬少軍頓時就是一驚:還有?
“這還只是在只有我們華騰公司和輕騎公司兩家單位做摩托車出口的情況,”張起航說道:“可您兩位也知道,這幾年來國內各地瘋狂的引進摩托車技術、上馬摩托車生產線,根據國家摩托車行業協會提供的資料,到後年,國內的摩托車生產能力將達到和超過700萬輛,摩托車的生產廠家超過150家,如果這麼多的摩托車生產廠家在看到出口賺錢之後全都蜂擁而知,摩托車的價格將極有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從現在的1250美元被我們自己人給壓低到300美元甚至是200多美元……
反正就算廠家賠錢,可只要能夠出口創匯,地方政府也會將這部分損失給企業補回來,可問題是,原本只需要出口10萬輛摩托車就能賺到1.25億美元,現在的情況是咱們需要出口30萬輛乃至40萬輛摩托車才能夠賺到這個1.25億美元,可如果好好操作的話,這40萬輛摩托車明明可以為國家賺到5億美元的外匯收入啊。”
說到這裡,張起航嘆了口氣,說道:“領導,您說,這到底算是好事還是壞事?”
馬少軍和嚴自立深深的皺起了眉頭。
張起航不說,兩人還真不會往這個角度去想,但現在聽張起航這麼說,他們立刻就明白,國內新出現了這麼多的摩托車生產廠家,一旦大家發現東南亞的市場賺錢,大家必然會蜂擁而至,這簡直是一定的!
而為了拿到東南亞的訂單,這些大大小小的摩托車生產廠家也必然會彼此相互壓價:
你出1250美元?我1200美元就行;
我不要1200美元,我只要1100美元……
這麼一番惡性壓價之下,最終的結果必然像是張起航所說的那樣,最終一輛摩托車的價格被壓低至300多乃至200多美元一輛,反正地方政府有補貼嘛,可結果卻是張起航說的那樣,明明可以為國家的外匯貯備增加5億美元的額度的,結果卻只增加了1.25億美元乃至更少……手機使用者看起航1992請瀏覽,更優質的使用者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