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類似的行業改革問題還有很多。甚至有許多凜冬城的行業在這次最高會議上直接被全員取消編織,機構工作人員被列入無業行列。
例如凜冬城的鍛造行業。但封棋也在會議上保證,凜冬城居民併入破曉城後,享受與破曉城居民一樣的待遇,每月可以得到生活補助與修煉資源補助。
這次會議結束,決策層一共取消了189座研究院。但也有不少研究院正式加入到破曉城的城市未來規劃建設行列。
例如凜冬學府,將正式提升為與破曉、星城並肩的特級學府。凜冬學府存在的歷史悠久,培養大量戰鬥學人才,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是封棋最看重的一座學府。
會議上封棋還做出了一個決定。往後破曉學府與星城學府的戰鬥專業取消,相關設施與老師全部編入凜冬學府。
他決定將凜冬城打造成破曉城最強的戰鬥學府。其中大部分被取消的機構還保留有大量人才,他們中少部分直接被其他破曉機構收編,例如術法專業的頂級人才直接前往虎魄研究院任職。
其他大部分人員則重新進入學府重修,透過考試後再安排去新的崗位。
但重修的過程封棋給予了更多的自由。例如原本是凜冬城能源崗位的工作人員,重修階段可以在破曉城挑選新的學科進行學習,畢業後前往新的崗位。
可以是千萬人過獨木橋的命運使者,也可以去養殖靈獸,也可以研究機械改造,等等。
對於未來,他們可以看個人喜好重新規劃。會議敲定了人才的融合與再分配方案後,封棋給了新成立的破曉最高層一個月的時間去安排詳細方案。
一個月後,封棋再次召開破曉最高會議。這次討論的主題與軍部的合併有關,一座城市顯然不能有兩個完全獨立的軍部,這非常影響戰爭效率。
必須要有一個統籌指揮的最高軍部指揮官。會議上封棋表示,這次會議過後,星城的軍部與凜冬城的軍部合併為破曉軍部。
最高指揮官由張道文擔任。同時將黎明軍部設為黎明軍團,歸屬張道文全權管理。
與此同時,往後在凜冬北城區開設一個對接破曉城的穩定型空間傳送陣,黎明軍團的戰鬥方向繼續在凜冬北境。
會議召開前,封棋想過將黎明軍部的力量抽調分配給西補給區與南補給區。
但仔細想來,他覺得不能這麼做。凜冬城的黎明軍部深耕凜冬前線多年,對那裡的情況非常熟悉,且已經掌握了不少資源地。
如果將凜冬軍部切割,等同於是拋棄了多年努力的成果。所以他認為最好的選擇是將黎明軍部設為黎明軍團,繼續在凜冬北境開拓資源地,同時凜冬北境現有的資源地也能為破曉城的發展帶來不菲的資源收益。
唯一的區別在於,張道文做為總指揮官有權力調動黎明軍部的力量,且有權參與黎明軍團內部的人員調動。
這樣任何一個補給區出現突發情況,不需要對接工作,張道文就可以全權指揮戰鬥人員的調動工作。
省去了一系列繁瑣的對接步驟。黎明軍部編入破曉城的會議進行的十分順利,身為沐晴後人,他們比凜冬城居民更早的接受了封棋信仰,也知曉當初建立黎明軍的老祖宗是封棋的摯友。
這次軍部合併會議結束,封棋親自授予張道文破曉第一任總指揮官榮譽。
而張道文也在會議結束後跟隨黎明軍的現任總指揮官去往黎明軍駐地,前去了解黎明軍的詳細情況,完成權力交接工作。
封棋可以預想到,凜冬城的加入會讓破曉城的發展更有活力。尤其是大量凜冬城居民的湧入,填補了破曉城人力與人才的短缺問題。
接下來,他也將為凜冬城居民的集體搬遷工作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