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半個月時間參觀了星城的中心區,體驗了各種修煉建築的功能,封棋以全人類領袖的身份召開了破曉城的第一次最高階會議。
這次議會討論的主題只有一個,該如何融合兩座城市的行政管理權。這個問題,紀河早已經在未來規劃裡寫明瞭。
紀河表示,未來的破曉最高層必然要由多個城市的高層融合組建,絕非曾經星城的最高層一家獨大。
星城的最高層最瞭解的還是星城,但對凜冬城等其他城市的瞭解甚少。
如果讓他們決策其他城市的問題,很有可能導致一系列問題的衍生。所以第一步就是要融合高層,增添最高決策層的人數。
但紀河還表示,雖然需要增添最高決策層的人數,但第一屆破曉城的最高決策層仍要以星城的決策者為主。
畢竟對於破曉城,星城的決策層顯然更加了解。理念的衝突問題該如何解決,紀河也在未來規劃裡寫明,表示未來需要去掉地區符號,讓兩座城市凝聚出一個嶄新的身份代表符號,那就是破曉城居民,拋棄星城與凜冬城的身份。
除了第一屆的星城最高層是融合後新增席位產生,往後的破曉最高決策層將從各地區統一標準選拔。
也就是說,除了現在最高會議上的這些人。從下一屆開始,破曉城的最高層將不再劃分地區符號,這樣只需要經歷數代更替,大家都會以相同的身份符號來決策未來規劃。
會議持續了三天。最終會議透過了最高層融合的決策。這次會議過後,將不再有凜冬城最高決策層,他們統一編入破曉城最高層。
其中有32人已經年齡接近退休的凜冬城高層提前提出管理層,畢竟破曉最高層的席位數量不需要那麼多。
同時會議決定,第一屆編入破曉最高層的凜冬決策者暫時被分配管破曉城的凜冬北區。
會議結束後,搬遷計劃正式啟動。破曉城的管理機構也在後續的日子裡迎來了最忙碌的日子。
城市融合絕非幾句話可以解決。這期間最忙碌的當屬破曉城的資源管理部門,城市融合會議結束後,封棋給資源管理部門下達了一個任務,要求他們將凜冬城搬運來的資源進行登記分類,然後送入資源倉庫。
畢竟城市融合,資源管理也將統籌處理排程。凜冬城的資源管理部門就地取消編織,全部人員編入破曉城的資源管理部。
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資源管理部門聯合黎明軍部開始處理資源的入庫問題,每天都有大量凜冬城的資源被搬送至破曉城的資源倉庫。
期間每一種資源的量都需要詳細的記錄,然後錄入至破曉資料庫。這樣資源的走向封棋就能夠透過管理系統,看得一清二楚。
其次是凜冬城居民的安置問題。這個問題雖然已經制定好了詳細的計劃流程,但真正實施起來還是有諸多挑戰。
尤其是人才的分配問題上。是否放原本凜冬城的科研機構獨立存在,還是打散後合併進破曉城的科研機構,這一切都有待討論。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封棋首先將凜冬城的資料庫資訊融入破曉城的資料庫。
然後是連續一個月的最高會議,決策哪些凜冬城機構取消,哪些凜冬城的機構保留。
會議上首先被取消的就是凜冬城的能源機構,全部人員被分配給能源學府重新學習,然後透過考試的人員可以成為凜冬北區的能源機構的工作人員。
這麼做並非是歧視凜冬城的能源機構。主要是凜冬城能源機構的工作人員,對於破曉城的能源體系瞭解甚少,根本處理不好破曉城的能源管理工作。
早期星城的能源體系與凜冬城並沒有多少區別。但星城的能源結構早已經歷了多次革新。
先是銀鈴設計的新城市能源結構,然後是銀月族諸多技術人員參與設計的第三代版本,再到現在的修煉體系破曉城的第四代版本。
凜冬城學到的能源體系知識對比破曉城已經落後太多了。想要回到能源管理的崗位,就必須重新學習,且必須透過相關知識的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