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之羽掠過。
畢業後,紀河手持破曉學府校長的推薦信,加入了星城的資源排程部門。
此部門負責的內容較雜。
需要處理各前線送回星城的資源,統計後再劃分給星城內的各研究院、學府,等機構。
資源排程部門本質上並沒有實權。
畢竟資源的分配方案資源排程部門根本無權決定,最高會議每月提前就決定好了星城各機構的資源分配比例。
他們的任務主要以統計為主。
然後對資源進行分類劃分,記錄每一種資源的量等等。
這是紀河眼裡通往上層的跳板,工作期間他無比認真,甚至主動申請加班,將所有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
為了更好的完成資源排程上的任務,他更是提議為資源排程的系統進行升級。
當申請透過後,他主動成為調研組的一員,奔赴在前線與星城各個機構之間,詢問他們在資源排程上遇到的對接問題。
加入資源排程部門的第三年,紀河就以優異的表現獲得嘉獎。
這三年的成就,在他的履歷上再添一筆。
鋪墊終究有開花結果的時候。
如預想的那般,紀河獲得了上級部門通知,提拔成為了資源排程部門的管理層一員。
星城的管理層體系與災變前不同。
星城的最高議會成員主要由兩個部份組成
首先是星城權力機構的決策者,例如星城軍部、虎魄研究院,等等。
其次是星城的城市管理最高層。
資源排程、城市交通、農業綜合,等等。
這些機構共同組成城市管理層的一部分,最高管理層負責統籌管理這些部門。
他們在星城最高議會里同樣擁有有話語權。
這也是紀河選擇的道路。
同時星城的升遷方式也與災變前不同。
災變前的管理選拔任命流程都要根據幹部管理許可權來走流程,通俗一點理解任免、提拔、調動等等是由上一級機關的人事部門來具體操作,單位的中層幹部的選拔任用才是可以由本單位X組織決定,報上一級機關人事部門備案。
災變後的世界,星城對人才需求極大。
升遷主要以所處崗位的績效為主,在位時的任何所有表現都會被評為扣分、加分、不變,三種選項。
其次還有舉薦機制。
但最終的提拔決定權並非完全屬於上級部門,還需要透過其他部門的評鑑,組成討論組確定是否執行。
紀河的表現無疑是非常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