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放棄了阿里什,他把目光轉回阿什基倫。
他想,看來,這裡就是最好的阻擊地點了。
阿什基倫附近水源充足,又有大量農田,離耶路撒冷城也近,補給方便,足以駐紮所有的部隊。
而且基督徒大軍並未遠離耶路撒冷,那麼國內的民眾即使心懷不忿,也不敢起義。
附庸的部落也只能老老實實地派出軍隊,供基督徒驅使。
羅傑想,反之,埃及人的補給線,就會拉到最長。
雖然他們半途可以在阿里什補充水,但糧草必須從開羅帶出來。
羅傑想,既然埃及人把阿什基倫作為集結地,並且提前儲備了糧食,那他們可能為了方便趕路,只攜帶路上食用的糧食。
他想,如果將阿什基倫城圍住,採用圍城打援戰術,在城外挖掘兩道壕溝,部隊待在兩道壕溝中間;
用內側的壕溝阻止阿什基倫人出來,用外側的壕溝阻攔遠道而來的埃及人進入。
那麼,就可以把埃及人和他們預存在阿什基倫的補給分開。
於是,外面的埃及人缺少補給,裡面的阿什基倫人缺少戰力。
只要兩道壕溝中間的基督徒能夠扛住敵人兩面的夾擊,拖到外面的埃及人補給用完,那就可以像羅姆塞爾柱的突厥人打敗公爵韋爾夫率領的日耳曼人一樣,打敗這支埃及大軍。
但基督徒能扛住敵人的夾擊嗎?尤其是外面埃及大軍的進攻?
羅傑閉上眼睛假想:
……
壕溝外面,似乎無窮無盡的埃及人列著陣,他們個個風塵僕僕,狼狽不堪。
陣前,埃及法老正在演講,他說:
“臣民們,我們手中剩下的糧食,不足以支撐我們回到開羅了。
“但是,就在前面,在你們都能看見的阿什基倫城裡,那裡有著無數的糧食,足以讓我們所有人,都痛痛快快地吃飽。
“然而有一群可惡的異教徒,擋在了我們面前,剝奪了我們活下去的希望。
“這些被神詛咒的人,侵佔了我們的聖地耶路撒冷。
“他們大肆蹂躪這神聖的國度,毀壞清真寺,屠殺無辜的民眾,汙辱貞潔的婦女,貪婪地掠奪他們看到的一切財富。
“這些惡人就是我們聚集在一起,並且發誓要對抗的目標。
“他們佔據了地利,手中的劍閃著寒光,看起來兇狠無比。
“但如果我們害怕他們,轉身離開,那麼所有的人,都將葬送在西奈沙漠裡。
“所以,臣民們,我們已經無路可退!
“所以不要害怕,勇敢地戰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