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萊德繼續著:“這城牆是一個巨大的半圓形,保護阿什基倫的陸地一側。
“在靠海那一面,則有一個天然的高聳懸崖保護它。
“這懸崖上有一道豁口,連通著城市和港口,他們在那裡也修築了厚實的城門。
“由於城牆太厚,他們的城門簡直就是一個有著石砌桶形穹窿的隧道。”
羅傑問道:“那他們防守的兵力多不多?強不強?”
阿德萊德說:“他們計程車兵並不強,在野外,即使人數數倍於我們,也不是基督徒戰士的對手。
“但他們守城的時候,是全民皆兵的,那裡面的居民都是鐵了心地反對基督徒的。
“甚至連城裡的猶太人都幫著伊蘭斯人對抗基督徒。
“鮑德溫各種攻城手段都試過了,就是打不下來。
“圍困也沒用,阿什基倫擁有這裡最大、最優良的海港,足夠他們從埃及獲得補給和物資。
“他們的海軍,或者說,根本就是海盜,並不弱小,平日裡還會出來掠奪過往的基督徒商船。
“而陸地上圍困的時間一長,埃及人的援軍就過來了。
“同時,北面提爾城的薩拉森人也會乘機衝出來,劫掠往來的朝聖者。
“鮑德溫當時被這一南一北兩個埃及人的城市搞得頭疼無比。
“於是他採取了騷擾的手段,每年收穫季節,就去阿什基倫城外搞破壞,砍伐他們的果樹,焚燒他們的農作物。
“這種措施極大地削弱了阿什基倫人,但也讓他們對我們痛恨無比。”
羅傑對阿德萊德所述,鮑德溫的騷擾戰術很感興趣,他說:
“這麼說來,阿什基倫城裡的糧食儲備應該不會很富裕。
“埃及人的20多萬大軍過來,很可能會不夠吃。”
但他又否定了自己的推論,他說:
“不對,埃及人既然想到預定貝都因人的牲畜作為軍糧,不可能不提前在阿什基倫城裡儲備糧食。
“他們的尼羅河三角洲本就是著名的糧倉,富饒得很。
“而從亞歷山大港海運糧食到阿什基倫也不遠。
“媽媽,阿什基倫城裡有沒有我們的密探?”
阿德萊德說:“當然有,要不然我怎麼會對他們知道得那麼清楚。”
羅傑又問:“有沒有關於埃及人透過海路輸送糧食給阿什基倫城的報告?”
阿德萊德說:“一直都有,自打鮑德溫實施騷擾戰術後,阿什基倫城就是靠著埃及人的糧食支援堅持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