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心一沉。
“我剛才沿著河床往上走了一段,差點把我的馬蹄子都折了。這裡的河床落差大了點,到了雨季水流會很快。”
羅傑的心沉到了谷底。
“所以築一個壩是不行的,必須沿著河床分段築堰,前面每隔一段距離築個堰,抵消落差的影響,減緩水流速度,最後在這裡築個壩。”
羅傑的信心又回來了一點,事情比他想的複雜,但並非不能做。
“而且我建議在這兩個峽谷口築壩後,在這個山腳下,”
阿米爾跺跺腳示意道。
“挖個渠把兩個壩連通,這樣可以平衡兩個壩的水,再在渠上開個水門,雨季開門放水,旱季關門儲水。當然,水門外面得挖道溝直達阿爾坎塔拉河。”
羅傑看到了希望,這個方案和他原來的差不多,但是他還有些擔心:“這麼做真的行嗎?”
“應該是可行的。”阿米爾凝望著東方。
他一臉回憶地說道:“我去過葉門,特地去的。先去的亞丁。
聽說以前其兩側的山區經常有山洪暴發,淹沒農田、吞噬村莊,和這裡差不多。
為了減少山洪帶來的危害,充分利用雨水灌溉農田,大約500年前,亞丁人在底部傾斜、兩側全是懸崖峭壁的克雷特市沙姆散山谷建起了亞丁大水壩。”
他繼續說著:“他們用53個大小不等的儲水池組成水壩,從上往下,一個比一個大。
在各儲水池之間有一定的間隔,他們用一條條水渠相連。上面的儲水池注滿水後,餘水透過水渠注入下面的儲水池裡。
建成後他們已經用了500年,大概再用個500年也不成問題,我剛才的想法就是參照了他們的做法。”
羅傑讚歎古人的智慧。他估計這些亞丁人花了不少時間,畢竟53個儲水池呢。
相比之下這裡簡單多了,按他們用的時間七折八扣,說不定還能接受。
羅傑心裡燃起了一朵名為希望的火焰,毅然決然地準備接受暴風雨的考驗。
他問:“那他們用了多少時間修完的?”
“大概50年吧。”
阿米爾直接把羅傑的火焰摁到了地中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