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長吸一口氣,平息了下情緒,他問:“有沒有更簡單一點的堰壩,最簡單的。”
“堰壩有很多種,談不上什麼最簡單。”
阿米爾又開始回憶:“我去葉門其實主要是去看馬裡卜的水利遺蹟的,那可是《古蘭經》‘撒巴章’第六節中所提到過的‘阿利姆洪水’發生的地方,知道啥叫阿利姆嗎?”
這個阿拉伯話嘮完全沒有給羅傑回答的機會,他自顧自地說下去:“阿利姆就是谷間攔水壩的意思,阿利姆洪水就是壩垮了造成的災難。”
羅傑勉強插了個嘴:“是馬裡卜人沒築好壩嗎?”
“當然不是啦,是時間,時間能讓所有有形的東西化為虛無。”
阿拉伯人解釋道:“在馬裡卜有幾十條河谷季節河由西向東沖刷成一條水道,從馬裡卜高原流向艾茲納河谷。
總共有80多座水壩,離馬裡卜城最近的也是最重要的水壩被稱為馬裡卜水壩,用了600年。
當地人沒好好修繕,然後被一場洪水沖垮了。洪水過後,當地人重新加固了大壩,又用了500年。
後來因為戰亂,沒人修繕,就又垮了。然後廢墟就在那裡等了500年,等我去看他們,呵呵。”
羅傑略過了這個厚臉皮的自吹,他提醒道:“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
“啊,對,我剛才說到那裡有80多個水壩。也沒全垮,還有些在用的。
大多都是土壩,這大概可以算簡單的壩了。
不需要太多技術,但很耗人工,所以也算不上簡單,人手不足的話累死也修不成的。”
羅傑如同黑夜裡看到了一盞燈,他興奮地說:“人手我們有啊,仔細說說,土壩是啥樣的。”
阿米爾意興闌珊,他說:“土壩沒啥技術,有啥好說的,我和你講講馬裡卜大壩的結構吧。它的壩體是從巴勒克山上開採下來的堅硬石塊,每個石塊都鑿成長方形,重達數噸,整齊地吻合在一起......”
“不不不,還請你繼續講土壩,你覺得這裡可以用嗎?”
“土壩滲水。”
“滲水不要緊,外面還準備挖道溝呢。這裡可以用嗎?”
“用是可以用,就是太耗人工。”
“我們有人,好多人。”
阿米爾看著男爵問:“你們準備了多少人?”
男爵開始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