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越來越大,黑洞洞的天空,讓人無比的壓抑。
校場,混合著泥土與雪水,流淌著一條條的涓涓細流。
仇九蕭瑟的背影,默默的從校場離開,朝著山下走去。
樹木蕭森,枝葉搖曳,無邊的雨滴聲,嘈雜而刺耳,水潭飛瀑,轟鳴不絕。
他在雨中停了下來,揚起頭,不甘的瞪視蒼穹。
村莊不遠處有一座老舊的城隍廟,聽人說,城隍廟裡的城隍管著一大片的土地,能為虔誠的村民帶來風調雨順。如果城隍廟有城隍,那麼,山林是否有精怪,天地是否有仙神,他們是否能庇護善良的人!可是,他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無論是孤落的自己,還是逃荒的人們,亦或是仇十二,都沒有得到他們的庇護。
逃荒路上,老幼悲哭男女絕望,留下一路的眼淚。
還有屍體,恐怕也沒有人收殮吧!
這就是蒼天嗎?人們年年祭拜,日日虔誠,等來的是天道的無情嗎?
就這樣,他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裡,瞪視著天空。任由臉上的血水淌下,任由雨水落在身上。腳下,已是一片汪洋,整個山林,都被雨水覆蓋,變得清冷,變得模糊。
巖縫狹小,不過個人容身罷了。
渾身溼透的仇九,靜靜的站在那裡,凝望著密不透風的雨水。
水潭,被飛瀑擊碎,漾起無數的漣漪。
他抓住那柄匕首,緊緊的攥在手中,咬著牙,內心裡升起一股戾氣。他要反抗,要強大,要保護仇十二。
仇十二是誰?朋友?親人?
他的眸光落在了那本薄薄的泛黃的書上,封面的字跡已經模糊,只是,上面的圖卻是引起了他的注意。封面上,有一個人,手裡握著一柄劍,眸光幽冷的注視著什麼。他蹲下身,將匕首放下,然後開始翻看。
書沒有字,只有圖,一頁頁圖畫,卻是演示著殺戮。
簡單,乾脆,利落。
從拔劍開始,到收劍結束。
仇十二整個身心肉融化在那一頁頁圖畫中,彷彿自己變成了圖畫中的人,握著劍,在那裡拔劍、出劍、收劍,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那些圖畫,印在了他的腦海。
他走出巖縫,撿起樹枝,然後在驟雨中開始比劃。
他聽過遊俠的故事,在村子裡,卻不是老學究講的,而是一個路過討水喝的先生。老學究古板,對這些遊俠很是不屑,說他們是不務正業攪亂視聽為非作歹的歹人。但是那位先生不一樣,雖然是個讀書人,卻似乎很是崇拜遊俠。那位先生說起李白,說李白的詩就很有遊俠的味道。至於李白是誰,仇九不清楚,更未讀過他的詩,況且,他到現在還不認字呢!
但是遊俠的那種鋤強扶弱正義豪邁的映像,卻深深地吸引他,以及很多男孩子。
此刻,他便化身為那位遊俠,抓著自己手中的寶劍,在大雨中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