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七十八章 國之干城李伯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八章 國之干城李伯紀 (3 / 4)

韓世忠一心在戰陣上博富貴,卻不是隻知道一味猛攻的無腦莽夫。

其人非常清楚在畏懼同軍和懷疑會被朝廷清算的雙重負面情緒共同作用下,才被朝廷招安的亂軍兵卒士氣極為低下,戰鬥意志相當薄弱。

硬要強逼著他們上陣,那就是給同軍送人頭,甚至一個操作不好就會引發兵變。

這也是韓世忠在廬州招安亂軍後,就以“初降之兵不可用,倉促調動恐再生亂”為由,勸說宣撫使相公不要急於調其部回位於前線的壽春府。

李綱在臨安保衛戰中暴露了不通軍略的短板,到淮南後便多番深入軍中,總算粗略瞭解了一些底層軍漢的真實想法。

其人害怕再度激起兵變,乃同意了韓世忠之請。

但李相公也不放心韓副都統制一人整頓這麼多兵馬,為安全起見,其人隨後便親自趕到廬州為後者“壓陣”。

同軍攻陷下蔡縣的訊息傳至廬州時,李綱正在韓世忠的陪同下巡視軍營。

“韓副都統,同軍初入下蔡,地理不熟,人心不附,正是最脆弱的時候,本帥令你立即率一萬大軍連夜北上,奪回此重鎮!”

“相公。”

韓世忠能有此番造化,李綱也算是其貴人,在李宣撫面前,其人一直很恭順。

但統兵打仗容不得半點糊塗,更不能因為人情而白白葬送將士們的性命。

“請容末將細稟!”

二人接觸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數日,但李綱卻對驍勇善戰又謙虛好學的韓世忠產生了很好的印象,對其頗為倚重。

因而,明知軍情如火,韓世忠似乎反對出兵,李綱也能耐心聽取其人的意見。

“快講!”

“我部雖眾,卻是未經嚴格整訓的降兵,可用以防守堅城,卻不可用於奔襲攻堅。同軍又慣於圍點打援,末將擔心以新降之師奔襲下蔡,會正中敵人下懷。”

時間緊急,李相公也耐心有限,韓世忠不敢拐彎抹角,一句話簡單介紹完實際困難,見李綱沒有吭聲,便直奔主題。

“末將建議先收縮兵力,固守濠、廬兩州,依託堅城阻擋同軍東進,待末將整頓完兵馬,再收復下蔡。”

李綱有股明知不可為而偏要為得犟勁,其人一直苦於自己不知兵,難得有韓世忠這樣實戰經驗豐富的戰將在身邊,自然不會白閒著。

這幾天在軍中,李綱便針對淮南路的軍事形勢多次考校韓世忠。

由是韓世忠雖然直說了半截話,但李綱大略能猜到其人的想法。

“你要引同軍攻擊光州?”

“是!”

壽春府就這麼大一塊地方,同軍一旦站穩腳跟,肯定不會就此停止進攻。

韓世忠主張將兵馬集中於境內水網縱橫不利於同軍大規模騎兵和重炮營快速展開的濠、廬兩州,是寄希望同軍攻擊受挫後,轉移進攻方向。

壽春府的西面是穎州和光州,南面是的蘄州和黃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