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被閒置幾年的觀文殿學士範致虛突然出任宰相,有些出乎徐澤的意料。
其人六年前曾知河間府,因不務實事且好神鬼之事而把轄地搞得烏煙瘴氣。
徐澤掌控河北後,驅逐了一批不幹人事的舊官僚,其中便有此人。
趙佶明知道這批徐澤都看不上的官員肯定不好用,但衝著他們“不肯附逆”這一點,也必須給予優待以收拾人心。
範致虛由此趕上了好機遇,逐步被提到了尚書左丞的高位。
怎奈此公太能扯淡,平日裡誇誇其談,遇到正事卻是一個主意都拿不出,分管之事也辦得一塌糊塗。
範致虛僅幹了幾個月尚書右丞,就被趙佶所棄,以無職掌的觀文殿學士閒了幾年。
不過,此人做實事不行,清談養望的手段卻相當高。
早在太學讀書還沒有出仕前,範致虛便因學識出眾而名動東京,與吳材、江嶼、劉正夫三人合稱“四俊”。
其人改觀文殿學士這幾年下來,更是在士林博得了好大名望,坊間甚至風評“謙叔(範致虛表字)不出,天下何寧”。
只不過趙佶這昏君用人自有一套標準,倖臣可用、佞臣可用、幹臣亦可用,唯獨範致虛這等浮臣難得信用,硬是讓其人閒置了數年。
小趙不同老趙,趙桓此番將“都人傾望”的範致虛提為中書侍郎,也算是順應民意任用賢臣了。
很明顯,吃了太學生裹挾民意暴亂的虧後,小趙謹慎了很多,現在用人非常重視“民意”。
重視“民意”就好啊!
眼見皇帝點頭示意,石秀又接上話。
“宋主還詔諭士民,自今以後國家一切事務一律遵照祖宗舊制辦理,凡是蠹國害民之事一律廢止。
並罷除宰執兼神霄玉清萬壽宮使及殿中監、符寶郎之職,重新選用武臣為同知、籤書樞密院,以邊將為三衙統帥,還要求監察御史言事如祖宗法。”
徐澤並不意外趙桓會這麼做,這本就是他期待的結果。
趙宋朝廷捱了一頓痛揍後,不想辦法解決存在的嚴重問題,反而將一切矛盾引向新法禍國,妄圖以恢復祖宗之法而過上祖宗之時的太平日子。
這腐朽透頂的朝廷早就該這樣了!
反動派就要有反動派的樣子,既然改不了自身的問題,那就反動到底!
“淮南西路和荊湖北路的問題,趙桓準備如何處理?”
“宋主有詔‘遙郡承宣使有功應除正任者,自今除正任刺史’,另有部分勤王西軍已經南下,具體情況臣還沒有打探到。”
“嗯。”
有了前面的人事調整做鋪墊,徐澤已經不意外趙桓還會再出昏招了。
其人擺了擺手,示意石秀沒有其他事就可以退下了。
“陛下,宋使如何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