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五十八章 所謀者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八章 所謀者大 (3 / 4)

其人只想死守臨安,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只要拖得時間夠久,皇帝長期在外的大同帝國必然會後方起火,遲早會自己退兵。

要達成這一戰略,臨安城內的人心就不能亂。

讓勤王兵馬駐守城下,主要是讓惶恐不安的臨安軍民看到希望,知道自己不是困守孤城,從而堅定守下去的信心。

萬餘勤王兵馬而已,完全可以被消耗掉。

但絕不能在何灌的小營被同軍強行拔除沒幾天時間,就再發生一次同軍強行破營的情況——這樣的話,對臨安守軍士氣的打擊就太大了。

李孝忠的建議被拒絕,憋著一肚子火貼著護城河紮下大營。

其人根本沒心情睡覺,連夜寫了一封奏書,準備彈劾親征行營使李綱。

次日一早,李孝忠受召入宮面聖,一路看到了李綱之前辛苦佈置的各種城防。

實話說,花樣確實不少。

但在其人眼裡,全他孃的是糊弄鬼鬼都不搭理的樣子貨。

為了盡力說服天子,面聖時李孝忠很很剋制,直到皇帝賜予官職,並詢問他關於此戰有何高論前,其人都沒有亂講話。

同軍都快打到了城下,還問什麼計?

趙桓此舉本就是走個過場,以體現天子對戰爭、對勤王軍將的重視。

剛剛升官的李統領大豪出身,

其實也清楚這一點。

但同軍就快要打過來了,任何糊弄都會導致千萬人死得不明不白,其人不敢說假話。

李孝忠當即掏出昨夜準備好的奏書,向天子彙報了十二條守城意見。

其中,第一條就是彈劾親征行營使李綱完全不懂用兵之術,還固執己見罔顧將士們的生死,必須撤掉,馬上就撤!

李綱究竟會不會指揮打仗,趙桓是真的不知道。

但其人卻明白同軍拒絕和談,大宋岌岌可危,要想活命就只有硬著頭皮守城。

而滿朝文武重臣中,唯有尚書右丞李綱堅決抗同且有極強的行動力,撤了李綱,換誰來為朕守城?

剛剛提拔為武功大夫的李孝忠麼?

李統領分析守城作戰的要訣來頭頭是道,趙桓倒是真的有點動心。

不過,其人就算再糊塗也知道自己要是真敢這麼做,滿朝大臣都會抵制這個任命。

李綱再如何倖進,也是正兒八經科舉入仕又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的朝臣,讓他做親征行營使尚且有很多臣子不服。

大敵當前,一個啥也不是的秦鳳路武夫跑到皇帝御前,說幾句天子聽不懂的軍事術語,就能獲得指揮朝廷大軍的絕對權力?

開什麼玩笑!

趙桓雖然沒有在這個時候撤掉李綱的想法,但還是收下了李孝忠的奏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