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五十八章 所謀者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八章 所謀者大 (1 / 4)

同軍第三軍拿下東京城後,牛皋一面繼續攻略開封府剩餘各城,一面向潁昌府方向派出岳飛和歐鵬兩個師繼續擴大戰果。

宋軍梁方平、何灌兩部接連不戰而潰,導致潁昌府、汝州趙宋朝廷布置在兩地的防線出現重大缺口,國都南陽府門戶由此大開。

岳飛抓住戰機,果斷率騎兵驅趕敗軍攻入南陽。

歐鵬統帥的步兵師行動相對較慢,落在了後面。

其部兵力有限,莫說緊跟岳飛攻入南陽府,就連分散控制潁昌府和汝州十二縣都沒法做到。

由是,歐鵬將主要兵力用於控制長葛、長社、襄城等通往南陽府的幹道要點縣城,並大力清剿四處流竄的潰兵和盜匪,為隨後趕到的大軍保證糧道安全。

而如楊翟、郟縣、郾城、舞陽、梁縣、龍興、魯山等偏離幹道的縣城,其人暫時都沒有精力攻取,名義上還掌握在宋廷手中。

不過,這些地方因為朝廷大軍接連潰散,城池以外潰兵、盜匪橫行,也早已混亂不堪,各縣官員僅能勉強維持城內的基本秩序。

得知大同正乾皇帝率數萬大軍御駕親征的訊息,沿途各縣趙宋官員認為大同滅宋改朝換代的時機已經到來,趕緊棄暗投明,紛紛主動聯絡同軍趕緊跪迎聖天子。

徐澤一路不停,直奔南陽府而去,並沒有停下腳步安撫這些貼上來求降的趙宋官員。

戰爭只是改朝換代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其目的。

這一戰進行到現在,大同帝國取得的戰果已經夠豐碩了,而趙宋王朝卻還是一如既往的反應遲鈍。

表面上,又是臣子逼迫昏君內禪,又是各地爭相勤王,看起來非常熱鬧,趙宋上下的確有救亡圖存的行動。

可實際卻是觀望等待投機者居多,這個延續了一百六十多年的王朝絕對不止這點底蘊,大部分能動用的力量都還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

不然的話,又怎麼會有京東西路勢如破竹,開封府不戰而陷,梁方平、何灌望風而逃,京東、京西各縣官員爭相獻城呢?

統一天下的過程若一直這樣,又如何能夠實現透過戰爭滌盪這天下大部分陳腐勢力的效果?徐澤又何苦這些年來一再給腐朽的趙宋王朝續命?

其人特意給了趙宋朝廷近一年的戰爭準備時間,為得就是讓其君臣清醒認識大同與大宋的本質不同。

以積極振作起來,動員自己可以動員的最大力量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然後,在戰爭中被摧毀、被剷除、被消滅。

而不是爭相跪降,主動投靠必然要剝奪他們大部分利益的野蠻大同,然後又背地裡使壞。

現在,這一戰打成了這樣,再打下去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

輕易獲得的領土越多,戰後對這些新收取之地的治理難度就越大。

徐澤準備親自前往臨安,迅速結束這場大戰,以儘快恢復佔領區社會秩序,抓住時節開展春耕春種。

然後,集中精力推進社會改革,等基本消化了新地盤再說。

當正乾皇帝的車駕進入周土縣時,李孝忠統帥的萬餘勤王兵馬也終於趕到了臨安城下。

“張村鎮大捷”為差點就要崩潰的大宋朝廷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為了穩定人心,並表彰李孝忠、辛興宗等勤王軍將的忠勇,天子特意召見了眾將,還單獨留下李孝忠,賜予其人統領武功大夫之職。

“統領”這個職務是李綱為了守城才搞出來的野雞軍職,位於統制之下,將領、隊將之上,可大可小,並無固定官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