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四十五章 兵下臨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五章 兵下臨安 (2 / 4)

為的就是以攻為守,持續打擊宋軍計程車氣,防止大宋看出大遼的虛實。

因而,得知有宋軍小將竟敢驅逐一直在宋境取水的遼人,遼將頓時大怒,當即帶數十騎兵犯境。

眼見就要因為遼人取水的“小事”引發兩國之間的戰爭,巡邊宋軍將士嚇得直哆嗦,何灌卻毫無畏懼。

其人朝著遼人身側的山崖射箭,每射必中,其箭矢力道十足,不少箭頭竟然射到山石裡面去了。

憑著這手神乎其神的射術,震懾住了遼軍兵士。

他們是來耍威風打壓宋軍士氣的,可不是來送死的,宋將的膽量這麼大,射術這麼好,真要打起來,誰贏誰輸還真不知道。

遼騎逡巡不前好一會,只能悻悻離開。

自此之後,遼人再沒敢來宋境取水,何灌敢戰之名也漸漸傳遍河東。

其人後來積功至岷州知州,提舉熙河蘭湟路弓箭手(原熙州,後改為熙河湟廓路)。

宣和初,劉法輕敵冒進,在珠固峽遭夏軍重圍兵敗身死,致熙河湟廓路形勢大壞。

指揮此戰的夏國晉王李察哥乘勝出擊,兵圍大宋的重要戰略支點震武軍,熙帥劉仲武急忙遣何灌率軍救援。

但何灌尚未趕到,震武城便被夏軍攻破。

李察哥將城中獲得的軍儲帶回國內,並派出一部兵馬阻擊來援宋軍。

兩軍於半道遭遇,宋軍少而夏軍多。

危急時刻,何灌命本部兵馬大張旗鼓,主動迎了上去。

夏軍不知虛實,又因此戰的戰略目標已經達成,不想再冒無端的風險,乃趁著夜幕掩護遁逃。

直到夏軍走遠,何灌才帶著麾下兵馬撤回。

但此戰中西軍宿將劉法戰死,震武城又被夏軍攻破,是宋夏兩國近年來少有的大敗,總要有人承擔責任。

劉仲武戰後便向朝廷上奏,認為何灌故意停頓不前才致震武被破,道君乃罷何灌為淮南西路壽州鈐轄。

之後,徐澤公開造反,於大名府一戰嚇潰數十萬宋軍,並繼續南下,威脅開封府,差點直接覆滅了大宋江山。

國亂思良將,趙佶這才想起有膽略又有手段的武臣何灌,乃遷其人為徐州防禦使,京東西路都鈐轄。

再後來,又調他衛戍東輔拱州。

何灌雖然因震武軍陷落而被調離了最容易獲取軍功的西軍,卻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得到了道君的認可,並且步步高深。

趙佶之前將守衛南陽府門戶的重任交給何灌,也是放眼朝中,只有其人有這個資歷、能力和忠心。

趙桓即位時,同軍已經打進了大宋,自不敢臨陣換將,且汝州如此重要,朝中確實無人比何灌更合適,就沒有調整其人之職。

何灌當然也知道自己肩負的重任,到汝州後,就親自檢查各城寨防禦設施,並深入軍中鼓舞士氣,做了很多工作,收效——

便是沒有效果。

享盡榮華富貴的天子和袞袞諸公都不敢直面同軍兵鋒,直接放棄了立國後就沒有換過的都城東京,幻想跑進了這個窮山溝裡就能躲避敵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